德育之对德育主体性的美学追求.pdf

德育之对德育主体性的美学追求.pdf

ID:48115447

大小:894.34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2

德育之对德育主体性的美学追求.pdf_第1页
德育之对德育主体性的美学追求.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德育之对德育主体性的美学追求.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XINWENJUJIAO/新闻聚焦德育之对德育主体性的美学追求李光成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402160本文摒弃了原来只看重老师或者只看重学生的理论,而提出了“双主体”的理论,并且把该理论与德育美学的知识结合起来,谈在实践德育教育的各个方面对美学的具体追求,细化到主体的个人美学追求,对目标的追求,目标美,对实践技术的追求,技术美,以及对实践手段的追求,手段美。别开生面地从美学追求入手,探索德育教育实践的手段和方向问题。二是一种对于人生利害计较的超然否定态度,“非梧桐德育;美学;双主体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浩然之气。道德教“育可以通过“审美”使学

2、生进入“忘我”之境,在审美德育作为一个塑造人的德行了精神文明输出的过意象中进入其他角色,实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程,始终充满着厚重的人文关怀精神。德育始终存在这德情感的多重角色体验。对“美”的价值追求。综合来看,把追求自由的目标分解为美的各项,可美的规律,是德育必须要遵循的规律,对美的追求,以得到道德自由的目标之美的美学特性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曾提到了两个尺度,即“物种的尺度”和“内在1)这样的人格具有完满,圆融感,是一种“赤子固有的尺度”。而在以美为追求的德育实践活动中,不之心”的复归;仅能充分的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和心智,还能让德育主2)这样的人格

3、是积极主动的,具有充分的精神自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得到审美的愉悦。也就是说,在由;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教育主体并不单纯是一个单方面3)完满的人格中直接包含了审美能力等因素,同输出的管道,他的愉悦感和本身之美也从德育过程中得时也具有人格美的审美特征。到了提升。所以,在对德育的美学追求中,应该把目标的定制于是需要我们树立这种具有人文关怀的“双主体放在重要的位置,为之后的技术,手段提供有效的目的观”,既反对传统教育把教师的主体作用极端化的倾向,支撑。也不赞成西方某些个人主义者把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片面化,认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形成双向互动的关系,符2技术美的追求

4、合如今社会青少年越来越多的个人独立性,并且也不否有了有效的目的支撑(目标美)之后,可以得到,认教师“闻道在先”而发挥指导者的作用。美的创造所表现的形式的自由是美之自由本质达成的根在这种“双主体观”的认识下,道德与审美的互渗本。德育过程要创造教育艺术,实质上就是要要求这种中,不难得到,要更好的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必须要创造的自由。庄子庖丁解牛中,“庖丁释刀对约,‘臣重视双个道德主体,并且引导双德育主体的美学追求。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解牛之时,所见无非把对美的追求分成目标美,技术美和手段美。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1目标美

5、的追求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德育者要达到“神遇”般的教育创造,亦必须“依乎天人格发展理论可以导出,人发展的最高境界是道德理”。这天理就表现为对德育规律的透彻理解,而“依自由,所以对道德教育的最终追求目标也应该归于最后乎天理”表现为有若天成的教育技术的熟稔。德育上的的道德自由。什么是道德自由的境界?一是合乎历史趋“庖丁解牛”境界的达成即是教育技术美的达成。势的道德律的掌握。即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学校要重视对国家资助咨询的宣传。要重视新生入3.3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相学教育时相关政策的普及,使得有经济困难

6、的学生真正关奖学金、助学金。的了解国家资助体系,真正的懂得如何来申请助学金、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要做好贫困生助学金、奖学金的奖学金,让学校这级组织的关怀真正的撒向每个人心中,发放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对贫困生如何使用奖学金、组织各项正能量为主线的学生活动来树立榜样,从而更助学金进行引导和宣传,让他们把相关费用用到刀刃上,好激励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自立自强、勤奋学习,达到避免学生出现盲目追求消费,攀比的心理。除此之外,国家资助政策的最终目的。辅导员要能够帮助贫困生的自卑心理,让他们能够有更3.2规范和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加阳光的心态来面对大学生活。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是

7、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做好相关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高职院校要重视【参考文献】学生资助体系的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学生家庭经[1]党娜.生源多元化下高职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的改革济情况调查表》,要制定一个科学、规范、动态的学生[J].河北企业,2015,12.资助体系系统,把学生的家庭住址、学习情况、家庭人[2]魏俊桃.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渗透感恩教育的途员情况,家庭变故情况、诚信记录等详细的备案,保证径[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学生评定工作的准确性、持续性,完善相应的评选体系,[3]周素霞.关于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

8、系从而达到对奖学金、助学金的资助更加的公开、透明和的思考[J].中国培训,2015,20.公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