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地棚改安置房项目的甲方管理难点.pdf

浅谈山地棚改安置房项目的甲方管理难点.pdf

ID:48117425

大小:742.87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山地棚改安置房项目的甲方管理难点.pdf_第1页
浅谈山地棚改安置房项目的甲方管理难点.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山地棚改安置房项目的甲方管理难点.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工程管理浅谈山地棚改安置房项目的甲方管理难点陈虎(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中心,福建福州350001)摘要:本文通过剖析一个PPP模式的安置房项目管理实例,介绍了山地棚改安置房项目的甲方管理难点,探讨了应对这些难点的策略,同时也对PPP模式在安置房项目中的应用进行若干思考。关键词:PPP模式;山地建筑;棚改安置房;甲方管理难点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024(2016)07―19―02前言作为甲方,日常管理内容涵盖广泛,主要包括质量、安全、造价、进度等多个方面。但在山地棚改安置房项目中,甲方管PPP是英文"

2、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简写,中文直译为理应该有所侧重,个人觉得重点应抓造价与进度的管控,而把“公私合伙制”,意即公共部门和私人合作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质量与安全的管控更多地交给监理完成。PPP模式最早在1992年被英国应用于市政、交通等领域,取得山地棚改安置房项目,有其自身特点:1、山地建筑,高差了不凡的成效。我国政府在认识到其重要价值后,首先在基础大,台地多,地质复杂多变;2、棚户区改造,属破旧立新,利设施建设领域引入PPP模式。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财政部推广用拆迁的民房区搞建设,存在拆迁的制约因素;3、

3、安置房是政的PPP模式,以特许经营类为主,强调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府工程,注重程序,财政要评审。基于上述特点,在PPP模式和风险适当原则,双方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社会资本参与项下,山地棚改安置房项目的甲方管理难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的投资或运营,项目资产在特许经营期限之后移交公共部门。2.1设计动态,变更较多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是近年国家重点推动的民生工程,设计优劣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是造价控制的基础。考虑到既有惠民生的公益性,也是保增长的重要举措。本来这类项目安置房设计通常具有时间紧、任务重,调整变化多的特点,作不具有良好投资回报,是

4、吸引不了社会资本的。但如果采取PPP为甲方,首先应秉持自身专业立场,认真审核设计,及时发现、模式,通过政府给予社会资本相应的政策扶持作为补偿,如税解决问题。收优惠、贷款担保、土地优先开发权等,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在本案例前期设计过程中,根据区府指示、镇街反馈,我激发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减轻政府投资建设的负担和们组织对安置房总平、平面户型及立面进行多轮优化调整;进风险,取得双赢的成果。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后,我们又多次研讨修改安置房项目交房标下面,通过某工程实例剖析,谈谈在PPP模式下,山地棚准,力求定位准确,既不浪费,也不落伍;在图纸会审

5、时,针改安置房项目的甲方管理难点及其应对策略。对设计疏漏或深度不足的部分,要求设计出具变更予以明确,1工程概况避免工程造价的不合理增加;进入施工阶段后,由于山地建筑地质复杂多变,并且周边存在同步交叉设计、施工的项目,导某项目用地面积约75.51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容积致项目的边坡挡墙、基础支护等需动态设计,由此产生的设计率1.98,建筑密度17.5%,绿地率30%,设计有12幢7—18层变更不可避免地增多。的建筑,安置户1164套,总平详见附图1。该项目上部结构采对此的应对策略:1、尊重客观事实,及时组织各参建单位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

6、架或框剪,基础采用独基、筏基及桩基(人现场专题会研究,对涉及金额较大的变更要上报区里研定;2、挖桩、冲孔桩)。严格按项目投资估算控制方案和初步设计概算,再用初步设计该项目采用PPP模式进行建设,投资合作方为某集团及其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和概算,避免项目超概。联合体(捆绑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其主要流程:2.2详勘精度不足,施工补勘量大区政府与某集团签署投资建设合作协议→某集团投资拆迁在本案例中,详勘布点间距出于经济性考虑,按规范要求的款→镇、街实施拆迁→国土部门实施捆绑土地出让→财政、国最大间距24米进行布设。但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发现实际

7、地质土安排资金返还某集团投资的拆迁款→某集团投资安置房建设情况远比详勘资料复杂,原勘探孔与孔之间存在大量未揭示的孤→财政、国土安排资金返还某集团投资的工程建设款。石、软弱夹层等不利地质条件,具体表现为岩层起伏大(层面坡度超过10%,部分甚至达到50%以上),地层不连续,多有突变,孤石普遍分布且成片存在,致使桩底下的岩体性状难以判定。根据福建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第5章、6.4节(风化岩)的要求:在花岗岩分布和岩溶发育地区,勘探点间距宜取小值,也可根据柱位排列选择一柱一个勘探点;当相邻勘探点间的层面坡度大于10%

8、时,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适当加密勘探点;应根据风化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适当加密其勘探点间距和密度;当为一柱一桩且柱荷载很图1总平面图大时,宜每桩布置勘探点。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