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讲ppt课件.ppt

建筑给水排水讲ppt课件.ppt

ID:48120536

大小:7.81 MB

页数:209页

时间:2019-05-06

建筑给水排水讲ppt课件.ppt_第1页
建筑给水排水讲ppt课件.ppt_第2页
建筑给水排水讲ppt课件.ppt_第3页
建筑给水排水讲ppt课件.ppt_第4页
建筑给水排水讲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给水排水讲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给水建筑消防给水建筑排水屋面雨水排除热水及饮水供应居住区给水排水建筑中水专用建筑给水排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程序、竣工验收与运行管理本次课的内容:绪论第一章:建筑内部的给水系统第一节:给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第二节:给水方式本次课的重点难点:1.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2.给水方式的种类、图示、适用条件、优缺点。3.给水系统所需压力估算。绪论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这门课的作用与地位1.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2.建筑设备三大部分之一3.给水排水三大主干课之一4.应用广泛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主要内容1.建筑内部的给水系统2.建筑消防系统3.建筑内部排水系统4.建筑雨水排水

2、系统5.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6.饮水供应7.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8.建筑中水工程9.专用建筑物给水排水工程1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程序、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技术发展过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我国是解放后才发展起来的。1.伴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越来越复杂。2.新产品、新设备微机供水、新型管材、节水装置与设备、太阳能加热器等、新型卫生洁具等。3.新理论、新技术设计秒流量的变化、中水利用、气体消防技术等。五、“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这门课的教学基本要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授课学时35学时,教学基本要求详见教学大纲。本课程是考试课。课程设计2周,内容包给水系统设计、

3、排水系统设计、消防系统设计等,完成设计说明书1份,图纸5张。六、“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这门课的特点及学习方法1.特点(1)工程实践性强;(2)应用面广;(3)需要记忆的条条框框多。2.学习方法(1)掌握基本理论(2)理论联系实际(3)将规范规定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六、教学参考书1.李亚峰主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马金等编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王增长主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一章建筑内部的给水系统第一节给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一、给水系统的分类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按供水用途一般可分为三种给水系统。1.生活给水系

4、统2.生产给水系统3.消防给水系统*以上三种基本给水系统,在实际中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设置两种或三种合并的给水系统。如生活——生产共用的给水系统;生活——生产——消防共用的给水系统。二、给水系统的组成建筑内部给水系统一般由引入管、水表节点、管道系统、给水附件、升压和贮水设备、消防设备等组成,如图1-1所示。1.引入管是城市给水管道与用户给水管道间的连接管。当用户为一幢单独建筑物时,引入管也称进户管;当用户为工厂、学校等建筑群体时,引入管系指总进水管。2.水表节点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闸门、泄水装置等总称为水表节点。水表节点分为有旁通管和无旁通管两种。螺翼式水表前应有长度为8-10倍水表

5、公称直径的直管段。其他类型水表的前后,则应有不小于300mm的直线管段。3.管道系统管道系统系指建筑内部各种管道。如水平或垂直干管、立管、横支管等。4.给水附件包括控制附件和配水附件。(1)控制附件:各式阀门。(2)配水附件:各式配水龙头。5.加压和贮水设备常见有水泵、水箱、水池和气压水罐等。6.建筑内消防设备消火栓、水枪和水龙带、自动喷洒灭火设备(喷头、控制阀等)。第二节给水方式一、压力估算对于住宅生活给水或类似的给水系统,一般一层建筑物为lOOkPa;二层建筑物为120kPa;三层及三层以上的建筑物,每增加一层增加40kPa,或按下式计算:H=40(n+1)式中H—建筑内部给水

6、系统所需压力,kPa;n—建筑物层数,n≥3。对于引入管或建筑内部管道较长,或者建筑物层高超过3.5m的建筑物,上述值应适当增加。二、基本给水方式1.直接给水方式(1)图示(2)适用条件:当室外管网的水压、水量能经常满足用水要求,建筑内部给水无特殊要求时,采用此种方式。(3)优点:供水较可靠,系统简单,投资省,并可以充分利用室外管网的压力,节约能源。(4)缺点:系统内部无贮备水量,室外管网停水时室内立即断水。2.单设水箱给水方式(1)图示这种方式是将建筑内部给水系统与室外给水管网直接,并利用室外管网压力供水,同时设高位水箱调节流量和压力,如图所示。(2)适用条件:当一天内室外管网大

7、部分时间内能满足建筑内用水要求,仅在用水高峰时,由于室外管网压力降低而不能保证建筑物上层用水时,采用此种方式。(3)优点:系统简单,投资省,可以充分利用室外管网的压力,节省能源;供水可靠性比直接供水方式好.(4)缺点:设置水箱会增加结构负荷。一般建筑物内水箱的容积不大于20m3。3.水泵水箱联合工作(1)图示:(2)适用条件:当室外管网中的水压经常或周期性地低于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建筑内部用水量较大且不均匀时,宜采用设置水泵和水箱的联合供水方式。(3)优点: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