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潮设计.ppt

建筑防潮设计.ppt

ID:48130919

大小:1.10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1-17

建筑防潮设计.ppt_第1页
建筑防潮设计.ppt_第2页
建筑防潮设计.ppt_第3页
建筑防潮设计.ppt_第4页
建筑防潮设计.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防潮设计.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建筑防潮设计1第一节基本知识材料的吸湿:把一块干的材料试件置于湿空气之中,材料试件会从空气中逐步吸收水蒸汽而受潮,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吸湿。平衡湿度:材料的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一致(热平衡),试件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湿平衡),这时的材料湿度称为平衡湿度.如图4-1所示.最大吸湿湿度:100%条件下的平衡湿度叫做最大吸湿湿度。2第一节基本知识图中的ω100、ω80、ω60、…等等,分别表示在相对湿度为100%、80%、60%……等条件下的平衡湿度.等温吸湿曲线的形状呈"S"形,显示材料的吸湿机理分种状态,(1)在低湿度时为单分子吸湿;(2)在中等湿度时为多分

2、子吸湿(3)在高湿度时为毛细吸湿。表4-1列举了若千种材料在0-20˚C时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平衡湿度的平均值。材料的吸湿湿度在相对湿度相同的条件下,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3第一节基本知识围护结构中的水分迁移当材料内部存在压力差(分压力或总压力)、湿度(材料含湿量)差和温度差时,均能引起材料内部所含水分迁移。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当室内外空气的水蒸汽含量不等时,在外围护结构的两侧就存在着水蒸汽分压力差,水蒸汽分子将从压力较高的一侧通过围护结构向低的一侧渗透扩散。4第一节基本知识稳态下纯蒸汽渗透过程的计算与稳定传热的计算方法是完全相似的。5第一节基本知识类似内部温度的

3、计算6第一节基本知识内部冷凝的检验(内部冷凝,危害最大)为判别围护结构内部是否会出现冷凝现象,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根据室内外空气的温湿度(t和),确定水蒸汽分压力Pi和Pe,然后按(4-3)式计算围护结构各层的水蒸汽分压力,并作出“P”分布线。(2)据室内外空气温度ti和te,确定Ps。(附录2)(3)据“P”线和“Ps”线相交与否来判定内部是否会冷凝现象。7第一节基本知识8第一节基本知识9第一节基本知识10第一节基本知识11第二节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一、防止和控制表面冷凝(1)正常湿度的房间:满足最小传热阻的要求。(2)高湿房间:防水层、SWA的高

4、吸水性的树脂,其吸湿能力可达600g/m2(lmm厚涂层)。二、防止和控制内部冷凝(一)合理布置材料层的位置,难进易出(二)设置隔汽层(三)设置通风间层或泄汽沟道12第二节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合理布置材料层的相对位置-----进难出易在同一气象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材料,由于材料层次布置的不同,一种构造方案可能不会出现内部冷凝,另一种方案则可能出现。如图4-8所示。13第二节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设置隔汽层---保温层蒸汽流入的一侧14第二节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设置通风间层或泄汽沟道---外侧15第二节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冷侧设置密闭空气层:在冷侧设一空气层,可

5、使处于较高温度侧的保温层经常干燥,这个空气层叫做引湿空气层,这个空气层的作用称做收汗效应图4-13为瑞典一建筑实例,其墙体外表面为玻璃板,原来在玻璃板与其内部保温层之间有小间隙,墙体内部无冷凝;改建后玻璃板紧贴保温层,原起到泄汽沟道作用的小间隙消失,一年后保温材料内冷凝严重,体积含湿量高达50%。16第二节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17TheEnd!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