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 第3章 要素禀赋理论.ppt

国际贸易 第3章 要素禀赋理论.ppt

ID:48132131

大小:524.0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20-01-16

国际贸易 第3章 要素禀赋理论.ppt_第1页
国际贸易 第3章 要素禀赋理论.ppt_第2页
国际贸易 第3章 要素禀赋理论.ppt_第3页
国际贸易 第3章 要素禀赋理论.ppt_第4页
国际贸易 第3章 要素禀赋理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 第3章 要素禀赋理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本章关键术语1.要素禀赋2.要素密集度3.赫克歇尔—俄林模型4.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5.要素价格均等化6.雷布钦斯基定理7.列昂惕夫悖论在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相对价格决定着比较优势。国家供给和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差异的根源。本章主要从供给的角度——要素禀赋理论(FactorEndowmentTheory)来探讨国际贸易的成因和影响。解决了李嘉图留下的问题: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贸易双方要素禀赋的差异。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故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模型”;又称要素禀赋

2、论对国际贸易有很强的解释力,至今仍是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第一节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模型,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最早轮廓由赫克歇尔1919年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文中提出。但直到1933年另一名瑞典经济学家俄林(赫的早期学生)在其出版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加以阐明和发展,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鉴于俄林在国际贸易方面的贡献,1977年他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模型对于古典模型,尤其是李嘉图单一要素模型做出了修正和完善,从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奠定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3.1.1赫克歇尔—俄林

3、模型假定前提1.要素禀赋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的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如果加上企业家才能则称之为四要素。要素禀赋(FactorEndowments)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资源状况。在新古典经济中,对生产有重要影响的生产资源为土地、劳动和资本。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并不是指生产要素的绝对量在两个国家不同,而是指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量在两个国家不同。要素丰裕度(FactorAbundance)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状况。两个角度来计量物理量(实物)定义法(PhysicalDefinition):如果两国资本-劳动

4、的禀赋(总量)比例分别为KA/LA和KB/LB,而且有KB/LB>KA/LA,就可以认为相对于A国而言,B国是资本相对丰裕型国家(k-abundant),相对于B国而言,A国是劳动力相对丰裕型国家(L-abundant),即A国劳动力丰裕而资本稀缺,B国资本丰裕而劳动稀缺。KLOLBLAKBKAEAEB图3-1要素丰裕度在EA点:A国拥有资本总量为KA、劳动总量为LA,相对量为KA/LA。在EB点:B国拥有资本总量为KB、劳动总量为LB,相对量为KB/LB。由于假设有KB/LB>KA/LA,所以图示中OEB斜率大于OEA斜率。OEB斜率与OEA斜率值分别为A、B两国

5、的要素禀赋状况。要素丰裕度的价格定义(PriceDefinition):在A、B两个国家中资本要素价格为r,劳动要素价格为w,如果两国的工资利率比分别为rA/wA和rB/wB,而且有rA/wA>rB/wB,就可以认为相对A国而言,B国是资本丰裕型国家,相对于B国而言,A国为劳动丰裕型国家。简言之:若乙国的利息率与工资率的比率(R/W)低于甲国,则乙国资本相对丰裕,甲国劳动相对丰裕。理解与评价:要素丰裕或要素稀缺程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一个国家实际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量有很大区别。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的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其相对价

6、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价格。衡量要素丰裕的程度主要有两种方法:1.以生产要素的供给总量来衡量(总量法)2.以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来衡量(相对价格法)总量法只考虑要素的供给,而相对价格法考虑了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相比来说相对价格法较为科学。参见P36表3-1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禀赋2.要素密集度A概念: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是指生产某种商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要素密集度主要通过两种产品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比如资本-劳动比率比较而确定,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没有关系,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般来说,如果某一要素投入比例大,可以称该产品为该要素密集程度

7、高。根据产品生产过程中投入比例最高的要素种类不同,将产品分为若干种类型。如:生产纺织产品投入劳动比例最大,则称之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电子产品,资本投入比例最大,则称之为资本密集型产品。B在一个两种商品(x和Y)和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的世界上,如果使用在Y生产中的资本一劳动比率(K/L)比使用在x生产中的K/L更大,我们说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例如,如果生产一个单位Y商品需要两个单位的资本(2K)和两个单位的劳动(2L),即在Y生产中K/L=2/2=1。如果同时生产一个单位的x需要1K和4L,即对于x商品K/L=1/4。因此,我们说Y是资本密集型而x是劳动密集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