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贸易理论.ppt

新古典贸易理论.ppt

ID:48134388

大小:810.00 KB

页数:73页

时间:2020-01-16

新古典贸易理论.ppt_第1页
新古典贸易理论.ppt_第2页
新古典贸易理论.ppt_第3页
新古典贸易理论.ppt_第4页
新古典贸易理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古典贸易理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新古典贸易理论ThePureTheoryofInternationalTrade1第一节H-O理论——贸易的基础第二节标准理论2第一节H-O理论——贸易的基础31、国际贸易基础;2、贸易对国内的影响;4H-O理论的组成: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斯托帕—萨谬尔森定理雷布津斯基定理5一、H-O理论的基本模型A、等产量线劳动资本Q0=75单位产出Q1=100单位产出Q2=125单位产出k1k2l1l2AB反映了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之间替代的可能性6LKOX2X1X1LKX2LKX2X1等产量曲线

2、的不同情况7等产量线的特点:1)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rateoftechnicalsubstitution,MRTS)82)距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产出越多;3)假设存在规模经济,则9B、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定义:如果一种商品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本k与要素l的比率(资本-劳动比率)大于另一种商品生产中所使用的这一比率,我们就称这种商品为资本密集型商品。注意:要素密集度是个相对概念例:在X、Y两种产品中,生产一单位Y产品所需投入的资本是3单位,所需

3、投入的劳动力是12单位,生产一单位X产品所需投入的资本是2单位,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是2单位,试判断X、Y是属于类型的产品。XY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10例题2:假设在A国,生产食品的资本/劳动比率(k/l)为1,生产服装的这一比率为1/4;在B国,生产食品的k/l=4,而生产服装k/l=1。请问,A国、B国分别在哪种要素上较为便宜?为什么?AB劳动资本11C、要素丰裕度(factorAbundance)要素丰裕度,是个相对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12要素丰裕度的衡量:1、实物定义

4、,即(TK/TL)1/(TK/TL)2;LKOTKATKBTLATLBEAEBA为资本丰裕的国家B为劳动丰裕的国家132、相对要素价格定义结论:Ⅰ国为资本富裕的国家,Ⅱ国为劳动富裕的国家。资本价格劳动价格利率(r)工资率(w)?应为<14请问:用实物法和价格法定义要素丰裕度会不会出现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以哪种方法为依据?实物法供给价格法供求假设需求相同=15国家资本/劳动(每个劳动力比美元数)资本/土地(每公顷土地比美元数)劳动/土地(每公顷土地比劳动人数)澳大利亚7415.56

5、7.20.009巴西1151.642.80.038加拿大10583.1198.00.019日本3358.55286.510574香港地区1368.590739.166.308美国10260.91058.60.1031966年部分国家的要素禀赋16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对商品的要素密集度有没有影响?LKOkXk’XkYk’YY’w’/r’w/rB’YX’AA’XA、B两国的要素密集度BW’/r’ky’kx>ky结论:各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随着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变化。17国家和地区资本/劳

6、动(美元/工人)资本/土地(美元/平方公里)劳动/土地(工人/平方公里)澳大利亚38729401621.08奥地利36641174447847.61加拿大44970629581.40法国37460176436647.10中国香港14039421170003000.00英国美国22509359932572554476187114.2913.23某些国家1992年的相对要素丰裕度18二、要素禀赋与H-O定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核心思想191、H-O理论的假设.2×2×2的模式.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

7、术;.两国两种商品的生产中规模收益不变;.A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B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两国消费者的偏好相同;.两国在两种商品和要素市场上完全自由竞争;.国内要素完全自由流动;但是在国际间不存在要素流动;.无运输成本,不存在贸易障碍。要素丰裕度不同;唯一差别:要素密集度不同(产品)202、推导过程价格绝对差生产成本差异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生产要素的供给差异要素禀赋的差异贸易的发生要素丰裕度不同要素密集度不同成本优势(比较优势)分工生产贸易互利213、H—O定理的几何说明XYF’FB国A国C’CA国为劳

8、动丰裕的国家,B为资本丰裕的国家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请问:在西方经济学中,最佳的生产点和消费点如何来确定?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点。22XYC’cF’FU0U1U2PdPd’QdQd’封闭经济条件下Qd为A国生产点和消费点Qd’为B国生产点和消费点U为无差异曲线结论:消费点不能超越生产可能性曲线23XYU0U1U2PdQdQiC2C1F1FF2ER开放经济条件下,A国贸易后Qi为A国生产点,E为消费点24XYU0’U1’Pd’Qd’EP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