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转基因、基因敲除和RNA干涉.ppt

第12章 转基因、基因敲除和RNA干涉.ppt

ID:48142468

大小:1.47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1-17

第12章 转基因、基因敲除和RNA干涉.ppt_第1页
第12章 转基因、基因敲除和RNA干涉.ppt_第2页
第12章 转基因、基因敲除和RNA干涉.ppt_第3页
第12章 转基因、基因敲除和RNA干涉.ppt_第4页
第12章 转基因、基因敲除和RNA干涉.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2章 转基因、基因敲除和RNA干涉.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基因敲除和RNA干涉内容第一节基因敲除基因敲除(geneknock-out)又称基因打靶,通过外源DNA与染色体DNA之间的同源重组,进行精确的定点修饰和基因改造,具有专一性强、染色体DNA可与目的片段共同稳定遗传等特点。二、基因敲除技术定义:通过一定的途径使机体特定的基因失活或缺失的技术。1、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进行基因敲除。2、利用随机插入突变进行基因敲除3、RNA干扰也可以引起基因敲除基因敲除技术与诺贝尔奖医学领域的诺贝尔奖(2007年)已经揭晓。三位在基因敲除技术方面进行了卓越、开拓性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就的科学家分享了诺贝尔生理

2、或医学奖,他们是美国盐湖城犹他州大学的MarieCapecchi教授、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Oliversmithies教授以及英国加蒂夫大学的MartinEvans教授摘自《中华医学信息》2007年第22卷第21期基因敲除分为完全基因敲除和条件型基因敲除(又称不完全基因敲除)两种。完全基因敲除是指通过同源重组法完全消除细胞或者动物个体中的靶基因活性,条件型基因敲除是指通过定位重组系统实现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基因敲除。一、实现基因敲除的多种原理和方法1利用基因同源重组进行基因敲除基因敲除是80年代后半期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发展起来的。80年代初,胚

3、胎干细胞(ES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的成功奠定了基因敲除的技术基础。1985年,首次证实的哺乳动物细胞中同源重组的存在奠定了基因敲除的理论基础。到1987年,Thompsson首次建立了完整的ES细胞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直到现在,运用基因同源重组进行基因敲除依然是构建基因敲除动物模型中最普遍的使用方法。步骤基因载体的构建ES细胞的获得同源重组选择筛选已击中的细胞表型研究得到纯合体1、条件性基因敲除法条件性基因敲除法可定义为将某个基因的修饰限制于小鼠某些特定类型的细胞或发育的某一特定阶段的一种特殊的基因敲除方法噬菌体的Cre/Loxp系统、酵母细胞的

4、FLP/FRT系统,尤以Cre/Loxp系统应用最为广泛。2、4诱导性基因敲除法诱导性基因敲除也是以Cre/loxp系统为基础,但却是利用控制Cre表达启动子的活性或所表达的Cre酶活性具有可诱导的特点几种诱导性类型如下:四环素诱导型(图4);干扰素诱导型;激素诱导型;腺病毒介导型①诱导基因突变的时间可人为控制; ②可避免因基因突变而致死胎的问题 ③在2个loxP位点之间的重组率较高; ④如用病毒或配体/DNA复合物等基因转移系统来介导Cre的表达,则可省去建立携带Cre的转基因动物的过程。二、随机插入突变进行基因敲除细胞基因组中进行随机插入突变

5、,建立一个携带随机插入突变的细胞库,然后通过相应的标记进行筛选获得相应的基因敲除细胞逆转率病毒可用于动植物细胞的插入;对于植物细胞而言农杆菌介导的T-DNA转化和转座子比较常用;噬菌体可用于细菌基因敲除基因捕获法最近发展起来的利用随机插入突变进行基因敲除的新型方法neo基因插入到ES细胞染色体组中,并利用捕获基因的转录调控元件实现表达中靶基因的信息可以通过筛选标记基因侧翼cDNA或染色体组序列分析来获得基因捕获法的优缺点建立一个携带随机插入突变的ES细胞库节省大量筛选染色体组文库以及构建特异打靶载体的工作及费用更有效和更迅速地进行小鼠染色体组的功

6、能分析第二节RNA干涉概念原理概念这种向生物体中导入双链RNA后,引起生物体内同源基因沉默(silencing)的现象称作RNA干涉自然条件下,RNA干涉对于抵抗病毒入侵、抑制转座子活动、生物体的发育和基因表达调控都有重要作用RNAi阻断基因表达的机理双链RNA进入细胞后,能够在Dicer酶的作用下被裂解成siRNA双链RNA还能在RdRP的作用下自身扩增后,再被Dicer酶裂解成siRNASiRNA的双链解开变成单链,和已知蛋白形成复合物(Argonaute2)结合,复合物同与siRNA互补的mRNA结合,一方面使mRNA被RNA酶裂解,以Si

7、RNA作为引物,以mRNA为模板,在RdRP作用下合成出mRNA的互补链。结果mRNA也变成了双链RNA,它在Dicer酶的作用下也被裂解成siRNA。这些新生成的siRNA也具有诱发RNAi的作用,通过这个聚合酶链式反应,细胞内的siRNA大大增加,长的双链RNA阻断基因表达的效果明显强于短的双链RNA步骤设计反向DNA序列重组载体转染细胞检测目的基因表达观察表型第三节.基因敲除技术的应用及前景建立生物模型疾病的分子机理研究和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廉价的异种移植器官(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免疫学中的应用(抗体)改造生物、培育新的生物品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