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六讲 碎屑岩的结构.ppt

05-第六讲 碎屑岩的结构.ppt

ID:48156969

大小:3.56 M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1-17

05-第六讲  碎屑岩的结构.ppt_第1页
05-第六讲  碎屑岩的结构.ppt_第2页
05-第六讲  碎屑岩的结构.ppt_第3页
05-第六讲  碎屑岩的结构.ppt_第4页
05-第六讲  碎屑岩的结构.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05-第六讲 碎屑岩的结构.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碎屑岩的结构碎屑岩的结构定义指碎屑岩内各结构组分的特点和相互关系。碎屑颗粒的结构杂基和胶结物的结构孔隙的结构碎屑颗粒与杂基和胶结物之间的关系。研究意义鉴别描述、分类命名沉积岩的依据,沉积岩成因分析的重要标志。一、碎屑颗粒的结构碎屑的粒度、圆度、球度、形状以及颗粒表面的微细特征。一)粒度:碎屑颗粒的大小。1.表示方法:1)线性值——直观测量。大、中、小三个直径确定颗粒的最大投影面,做外切矩形,矩形的长边为颗粒的最大直径dL,矩形的短边为颗粒的中间直径dI;做垂直于最大投影面并通过颗粒的最长截线,截线长度就是颗粒的最短直径ds。2)体积值:用与颗粒同体积的球体直径表示。粒

2、度的划分一个是10进制分类体系>2(1)mm砾2~0.1mm砂0.1~0.01mm粉砂<0.01mm粘土(泥)一个是2的几何级数制分类体系几何级数制标准进行对数变换,就成为Φ值粒度标准。Φ=-log2D,D为碎屑颗粒直径(mm)常用的碎屑颗粒粒度分级表十进制2的几何级数制颗粒直径(毫米)粒级划分颗粒直径(毫米)>10001000~100100~1010~2巨砾粗砾中砾细砾砾巨砾中砾砾石卵石>256256~6464~44~22~0.50.5~0.250.25~0.1粗砂中砂细砂砂极粗砂粗砂中砂细砂极细砂2~11~0.50.5~0.250.25~0.1250.125~0.062

3、50.1~0.050.05~0.01粗粉砂细粉砂粉砂粗粉砂中粉砂细粉砂极细粉砂0.0625~0.03120.0312~0.01560.0156~0.00780.0078~0.0039<0.01粘土(泥)<0.0039碎屑岩的粒度特征是其分类命名的基础。如果碎屑岩的粒度分选程度很好,碎屑基本属于同一粒级,那么它的粒度分类和命名就非常简单,只需要在各相应的粒级后面加一个“岩”字就行。如细砾岩、中砂岩、粗粉砂岩等。自然界碎屑岩大都是由几个不同粒级的碎屑组成,随着各种粒级所占百分含量的不同,应给予不同的命名。粒度分类命名的具体原则:三级命名法≥50%××岩50~25%××质25~1

4、0%含××<10%不参与命名举例:0.5-0.25mm60%,2-0.5mm5%,0.1-0.25mm35%3.碎屑岩的粒度分类和命名细砂质粗砂岩复合命名法没有一个粒级≥50%,在50~25%的粒级不只一个。以含量为50~25%的粒级进行复合命名→“**—**岩”,含量较多的写在后面。举例:1-0.5mm5%0.5-0.25mm40%0.25-0.1mm35%0.05-0.1mm20%含粗粉砂细砂—中砂岩3)合并命名法没有≥50%的粒级50~25%的粒级也没有或只有一个↓将岩石全部粒度组分合并为砾、砂和粉砂三大级↓按前两条原则命名举例:10-2mm23%,2-0.5mm20

5、%,0.5-0.25mm17%,0.25-0.1mm15%,0.1-0.05mm20%,<0.01mm5%,含粉砂砾—砂岩二)圆度定义:指碎屑颗粒的原始棱角被磨圆的程度。圆度分级——目估法将圆度分为四级:棱角状——碎屑颗粒的棱角明显,无磨蚀。次棱角状——碎屑颗粒的棱角普遍磨蚀,但原形明显。次圆状——碎屑颗粒的棱角明显磨损,原形改变较大。圆状——碎屑颗粒的棱角基本或全部消失,原形已消失,颗粒多呈椭球体、球体。颗粒磨圆度分级标准磨圆度颗粒形状差尖棱角状棱角状较差次棱角状次圆状中等较好好∣极好圆状滚圆状圆度可直接反映水动力条件,但也受颗粒性质的影响。三)球度指碎屑颗粒接近球体的程

6、度。四)形状实际应用中常用形象的术语描述:粒状——颗粒各向等长,如石英;柱状——一向特长,柱面发育,如角闪石、磷灰石;板状——两向较长,一向较短,形如板片,如长石;针状——一向极长,两向极短,如石英中电气石包体。其它——放射状、纤维状等。五)分选碎屑岩中颗粒大小均匀的程度称为分选性或分选程度。定性分级主要粒级成分含量>75%——分选好;主要粒级成分含量为50~75%——分选中等;没有一种粒级成分能够超过50%——分选差。六)颗粒的表面结构定义碎屑颗粒表面的磨光面、毛玻璃化和显微的刻蚀痕迹成因机械磨蚀作用、化学的溶蚀、沉淀作用类型毛玻璃表面(又称霜面)、沙漠漆、冰川擦痕、各种

7、刻蚀痕和撞击痕二、填隙物的结构一)杂基的结构粒度小于0.03mm(或)5φ)有的发生重结晶作用二)胶结物的结构胶结物的结构特点与本身的晶粒大小、晶体生长方式、结晶程度和分布的均匀性有关。非晶质结构蛋白石、铁质、磷酸盐矿物常形成非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玉髓、隐晶质磷酸盐、碳酸盐等。显晶质结构粒状、带状/薄膜状、栉壳状、嵌晶式、次生加大次生加大结构显晶粒状结构栉壳状结构次生加大结构嵌晶结构嵌晶结构斑状结构斑状结构三、颗粒与填隙物之间的关系-胶结类型和颗粒支撑性质1.碎屑颗粒和杂基的相对含量---支撑类型按碎屑颗粒和杂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