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教育寻变》有感.doc

读《中国教育寻变》有感.doc

ID:48160167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22

读《中国教育寻变》有感.doc_第1页
读《中国教育寻变》有感.doc_第2页
读《中国教育寻变》有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中国教育寻变》有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读《中国教育寻变》有感读书是一件有益的事,这样的道理一直都知道,并相当认同,然而却总是以这样那样的借口为自己少读书而开脱。随着读书活动地开展,读书也已渐渐成为一种习惯。在看的过程中,心灵不断地被撩拨,看完后总能给人以启迪与反思,从而一点点感变着自己。但在所有已看过的书中,《中国教育寻变》却与其他的书不同。《中国教育寻变》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部记录片。书中没有什么教育理论的阐述,没有专家高深的解说,全书只是记录了作者在北京十一中1500天的所见所闻,但是这是不平凡的1500天,是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

2、1500天。书中全镜头记录了这1500天中北京十一中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现代的教育一直为人所诟病,然而中国教育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改革的步伐。单就自己从教十几年来,听说过的各种教育教学法就有许多。国家在教育改革中投入的人力财力不可谓不大,教育改革看起来也是五彩纷呈,十分美好,但大多昙花一现,销声匿迹了。中国教育改革还依旧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任重而道远。长期以来,我们似乎都忽略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的工作是什么?教育的本原目的是什么?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后世一直把这

3、句话奉为经典,将其作为教师的职业范畴。但是从北京十一中的做法来看,我们对这句话似乎应该要重新理解过。大一统的班级授课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而产生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需要大批的产业工人,而大一统的班级授课制正是为了满足这样的需要,统一教材,统一标准,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培养出工业革命所需要的工人。但是这样的教育形式,是把人当作了产品一样可以批量进行标准化生产,人的自主性缺失,学习成为了一种负担,这是与教育规律相违背的。北京十一中在改革中,承认人性,承认自由,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不仅在形式上,更是在根本理念上进

4、行改革。不搞一刀切,将教育回归到人的自由发展的需要,剥除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做法,进行分类分层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将学习变为自觉的活动,是自我发展的需求,不再是外界强加的要求。只有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追求,才能支撑着一个人去不断探寻。他所探寻的必是他感兴趣的,而不是别人要求的。教师也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帮助者。学生学什么不再由教师来规定,教师只起到引领和帮助的作用。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并留下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但时至今日,因材施教却没有得到

5、真正落实。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大家依然围绕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在转,依然没有摆脱唯分数论。一代代的教师前后传承,不想变、不敢变、不能变。尽管改革是痛苦的,但改革是必然的。变则通,通则久。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教育改革也已进入深水区。北京十一中的改变告诉我们,唯有从根本上进行改变,中国教育才能得以凤凰涅槃。我们只有静下心来,去除教育功利化,去除浮燥,去除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做法,放眼未来,才能回归教育原点,才能取得中国教育的新辉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