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络筒.ppt

第01章络筒.ppt

ID:48169266

大小:4.37 MB

页数:66页

时间:2020-01-16

第01章络筒.ppt_第1页
第01章络筒.ppt_第2页
第01章络筒.ppt_第3页
第01章络筒.ppt_第4页
第01章络筒.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01章络筒.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材:机织学主编:朱苏康主讲:王跃存织造原理机织学:研究机织物的织造技术织造:将纱线加工成织物织物的种类:机织物:服装面料、装饰织物针织物:内衣、毛衣编织物:鞋带、绳索、复合材料非织物:穿刺、粘合、缝编、簇绒机织学概述机织物:由相互垂直排列的经纱和纬纱按照一定组织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机织工艺流程:经纱络筒整经穿经织造纬纱络筒卷纬定型浆纱手工织布机织学概述络筒卷纬经纱浆纱络筒穿经手工织造纬纱整经第一章络筒1.络筒的任务:将原纱(管纱、绞纱)加工成筒子2.络筒的目的:改变卷装,便于后工序高速退绕接长纱线,提高后工序的生产效率清除纱疵,改善

2、纱线品质3.络筒的要求:卷绕成形良好,便于高速退绕、存储和运输卷绕密度均匀、适度卷绕张力适当,尽量降低纱线的弹性损失纱线接头小而牢,毛羽增加率小4.络筒工艺流程全自动络筒机气圈破裂器2张力装置5预清纱器4管纱1上蜡装置9清纱器7槽筒10筒子11捻接器6视频余纱剪3张力检测8纱库式和托盘式全自动络筒机自动换管电子清纱器槽筒第一节筒子卷绕与成形一、筒子的卷绕形式1.按纱线之间的交叉角分:卷绕角:纱线卷绕方向与筒子回转方向的夹角α交叉角:来回两根纱线之间的夹角(2α)平行卷绕:纱圈卷绕角很小(α<5o)交叉卷绕:纱圈卷绕角较大(α>10o

3、)2.按筒管边盘形式分:有边筒子无边筒子3.按卷装形状分(1)圆柱形筒子平行卷绕的有边筒子卷绕密度大,纱圈稳定性好但不适宜于高速退绕交叉卷绕的无边筒子密度均匀的松式筒子可用于染色交叉卷绕的扁平筒子可轴向高速退绕,用于倍捻加工、纬纱筒子轴向退绕切向退绕(2)圆锥形筒子a普通圆锥筒子筒子大小端等厚度增长,卷绕密度比较均匀b变锥形筒子筒子大小端非等厚度增长,更适于高速退绕(3)其它形状:双锥、三锥、单边筒子卷绕机构把纱线以螺旋线的形式,一层一层有规律地卷绕在筒管表面,形成筒子筒子卷绕的基本运动卷绕点:纱线与筒子表面的接触点回转运动:V1(

4、卷绕速度);形成纱圈导纱运动:V2(导纱速度);形成纱层筒子表面卷绕点的络筒速度:筒子表面卷绕点的卷绕角:筒子上每层卷绕的纱圈数:nk—筒子转速(转/秒)Tc—导纱周期:一个导纱往复所需要的时间(秒)二、筒子卷绕原理V2V1Vα卷绕机构类型:摩擦传动:电机通过滚筒传动筒子;可用普通电机锭轴传动:电机直接传动筒子;不损伤纱线电机滚筒筒子导纱器凸轮导纱器式络筒机电机槽筒筒子槽筒式络筒机槽筒调速电机筒子变速齿轮锭轴式络筒机调速电机1筒子槽筒调速电机2精密卷绕络筒机πdkαhHV2V1Vα1.圆柱形筒子的卷绕原理(1)摩擦传动筒子表面线速度

5、=槽筒表面线速度卷绕速度:V1=πdc·ncnc–槽筒转速dc–槽筒直径导纱速度:V2=hc·nchc–槽筒沟槽螺距当槽筒匀速回转时:V1、V2保持不变;为常数卷绕角α=arctg(V2/V1)为常量,称为等升角卷绕筒子转速:nk=V1/πdk=nc·dc/dkdk–筒子直径纱圈螺距:h=V2/nk=πdk·tgα每层卷绕纱圈数:m=H/h摩擦传动特点:随着卷绕直径dk的增加卷绕角α不变;络筒速度V不变;筒子转速nk降低;纱圈螺距h增加;每层卷绕纱圈数m减少(2)锭轴传动筒子转速与槽筒转速之比(传动比)为常数,即:nk:nc=i纱圈

6、轴向螺距h=hc/i也为常数卷绕速度V1=πdk·nk导纱速度V2=h·nk由于:所以,为了使V保持不变,筒子的转速nk应随dk的增加而下降随着筒子卷绕直径dk的增加卷绕角α=arctg(V2/V1)=arctg(h/πdk)即:筒子内外层卷绕密度存在差异若dk过大,外层纱圈α过小,筒子两端易产生脱圈所以,通常规定筒子的最大直径≤筒管直径的3倍锭轴传动特点:随着卷绕直径dk的增加卷绕角α减小;纱圈轴向螺距h为常数;称为等螺距卷绕每层卷绕纱圈数m不变,纱圈排列整齐;又称精密卷绕当h=dj/cosα时称为紧密卷绕πdkαhH变速精密卷绕

7、其中:i=nk:nc称为传动比变速精密卷绕:又称数字式卷绕采用锭轴传动的卷绕机构,随着卷绕直径dk的增加,传动比i作有级或无极变化,保持i与dk的乘积恒定,从而使卷绕角α保持不变。卷绕方式与整经断头率的关系:等升角卷绕:1.8次/10万米等螺距卷绕:1.4次/10万米变速精密卷绕:1.0次/10万米传动比i筒子直径dk等角卷绕曲线槽筒调速电机1筒子调速电机2圆锥形筒子:便于轴向高速退绕,应用非常广泛摩擦传动圆锥形筒子卷绕分析:传动点:筒子表面速度与槽筒表面速度相等的点(如图中B点)传动半径:传动点处的筒子半径ρ传动比:i=R0:ρ传

8、动点位置分析:传动点左侧:筒子表面速度<槽筒,摩擦力矩驱动筒子回转传动点右侧:筒子表面速度>槽筒,摩擦力矩阻碍筒子回转若忽略筒子转动摩擦阻力,传动点两端摩擦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M左=-M右2.圆锥形筒子BρR0R2R1传动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