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课件(定稿)1.ppt

《苏州园林》课件(定稿)1.ppt

ID:48172035

大小:1.84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1-17

《苏州园林》课件(定稿)1.ppt_第1页
《苏州园林》课件(定稿)1.ppt_第2页
《苏州园林》课件(定稿)1.ppt_第3页
《苏州园林》课件(定稿)1.ppt_第4页
《苏州园林》课件(定稿)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课件(定稿)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叶圣陶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欣赏苏州园林苏州园林甲江南江南园林甲天下叶圣陶著名教育家,作家。主要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多收了三五斗》。本文原是叶圣陶先生应一家出版社准备出版的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所写的序言,略有删节。教学目标:按照“抓特征—理顺序—找方法—品语言”的步骤,赏析说明文快速阅读2至9段,回答问题: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总体特点又表现在那几个方面?7至9段从哪三个细部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苏州园林总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如在画图中”四个讲究一。亭台轩榭的

2、布局二。假山池沼的配合三。花草树木的映衬四。远景近景的层次总特点表现在哪几方面一、抓特征—理顺序总——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分——由主到次逻辑顺序大处讲究: 布局:亭台轩榭的布局配合:假山池沼配合 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层次:近景远景的层次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细部注意:门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屋室的色彩装饰亭台轩榭的布局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园林是美术画,要求有自然之趣。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山:或重峦叠嶂或小山配合着竹子花

3、草—“身在山间”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游览者在其间有如在山间的感觉;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是全园的中心。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和远景的层次二、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增加文章的可信度,使文章丰满。通过比较,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可使读者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引用别人的话或有关资料,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三、品味语言:在文中找出下面语句,说说变色字的表达作用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2、假山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

4、术而不是技术。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一旁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此指典范、样本,指苏州园林具有代表性,指导价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2。假山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艺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复制;“技术”意味着固定的程序和方法,成果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一旁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

5、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隔而不隔界而未界3。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看上去把景致分开了,缓冲一下视线因为墙壁镂空,景致并未被隔开,而是逐层展开,使游览者心理上觉得园林的景致繁复,有层次。四、拓展你从课文中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概括地说,是要注意园林内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的安置是否自然合理等。作文介绍一处你曾到过的地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