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ppt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ppt

ID:48178548

大小:5.74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1-17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ppt_第1页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ppt_第2页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ppt_第3页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ppt_第4页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七年级地理上册(RJ)教学课件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新课导入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例如,中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当时那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较多的动物可供捕猎(考古发现被捕猎的动物种类就有42种)。一、聚落与环境新课讲授我们把人们居住的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1)乡村:一般规模小,主要有农村、牧村、渔村等不同类型。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2)城市:城市规模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3)聚落形成与

2、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其他自然资源丰富地形平坦成都平原沿江沿海城市群房屋道路商店学校医院农田果园鱼塘人口自然景观改变密集度高度乡村城市稀疏密集矮高稀疏密集少多少多少多有无有无有无稀疏密集小大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聚落与环境1)聚落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聚落的区位、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世界聚落的分布密集地区: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稀疏或没有:高山、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困难3)各

3、地民居建筑的差异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为了更好的保护和挽救人类的无价之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北京故宫布达拉宫丽江古城科隆大教堂--德国宙斯神殿当地的气候特点民居的建筑特点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拓展延伸世界典型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严寒冬冷夏热高温多雨很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利用黄土挖掘成窑洞,夏凉冬暖屋顶坡度陡,下部通风隔潮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乡村、城市形成的因素聚落与环境课堂小结1.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的丽江古城分布在我国的哪个省()A.

4、江苏省B.四川省C.云南省D.广西壮族自治区2.西亚的村庄中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是因为当地是()A.热带雨林地区B.终年严寒的地区C.热带沙漠地区D.热带草原地区CC随堂演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