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光学 期中复习.ppt

应用光学 期中复习.ppt

ID:48191700

大小:381.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1-18

应用光学 期中复习.ppt_第1页
应用光学 期中复习.ppt_第2页
应用光学 期中复习.ppt_第3页
应用光学 期中复习.ppt_第4页
应用光学 期中复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光学 期中复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应用光学期中复习第一章小结几何光学的基础:1、基本概念:可见光、单/复色光、光线、光束、波面、法线等2、基本定律:直线传播、折射与反射、独立传播、可逆性原理3、费马原理、马吕斯定律(了解内容)成像:1、完善像的定义及完善成像条件2、光路中的基本概念与符号规则光路计算及公式球面——平面b.宽光束实际光线——————近轴光线(球差)(高斯像、物像共轭)c.折射————反射(反射-折射定律;成像公式、放大率公式、拉赫不变量)d.单个球面——共轴系统:过渡公式(近轴——宽光束)、成像放大率1、光路计算的思路:近轴条件阿贝不变量拉赫不变量c.近轴区

2、域:单个球面成像近轴条件:★利用三种放大率分析成像特性:。折射球面镜拉赫不变量阿贝不变式反射球面d.共轴球面系统的过渡公式★对整个系统,拉赫不变量始终是恒定值★共轴系统的反射成像放大率(近轴区)第二章小结理想光学系统理论:1、基本概念:理想光学系统、共轭、共线成像等2、共轴理想光学系统成像性质3、基点与基面:焦点/面、主点/面、节点(包括物像两方)物像关系:1、图解法求像:典型光线、基点基面性质(课上例题)2、解析法及应用:牛顿公式、高斯公式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两光组)解析法公式2)高斯公式:1)牛顿公式:★系统两焦距之间的关系:★物像空

3、间介质相同:★系统两焦距之间的关系:★物像空间介质相同:两光组的组合公式1、各光组间相对位置的表示:2、两光组组合的参数计算:★像方焦点:★物方焦点:★像方主点:★物方主点:1、各光组间相对位置的表示:典型光学系统:(了解基本的光路特点、成像特性等)照相系统:远摄型、反远距型(筒长、工作距离、焦距)望远系统:无焦系统、工作原理显微系统:工作原理公式与习题应用一、平面镜——唯一能成完善像的光学元件1、平面镜成像特性:★物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分布、虚实相反。★对称性:反射奇次成镜像,反射偶次成一致像。2、平面镜的旋转特性:3、双平面镜★双平面镜

4、的成像:连续一次像(一致像)★双平面镜对光线的方向变换:第三章小结二、平行平板1、成像特性:无焦系统侧向位移:轴向位移:(非完善成像)位移成像:2、等效光学系统★实际像面的位置★等效空气平板的厚度近轴条件:(完善成像)三、反射棱镜1、基本概念:光轴、工作面、棱、主截面3、棱镜系统的成像方向判断:沿光轴(光传播)方向的坐标轴——方向不变;垂直于主截面的坐标轴——屋脊面个数;平行于主截面的坐标轴——反射面个数(屋脊*2)。2、四类棱镜的基本特点:以简单棱镜、屋脊棱镜为主。复合棱镜:分光、分色棱镜4、反射棱镜的等效作用:平面镜+平行平板(等效厚

5、度L)四、折射棱镜与光楔1、折射棱镜的偏向角:2、光楔的工作原理:★双光楔1)测量微小角度:2)测量微小位移:★偏向角取极值的条件:一、光阑1、孔径光阑:入瞳、出瞳(轴上物点的成像张角比较法)**光学系统的物(像)方孔径角:轴上物(像)点-入(出)瞳边缘连线,与光轴的夹角。2、视场光阑:入射窗、出射窗**光学系统的物(像)方视场角:入(出)射窗两边缘对入(出)瞳中心的张角。3、渐晕光阑:由轴外物点发出的、充满入瞳的光束中,部分光线被其他光孔阻挡的现象叫轴外光束的渐晕,对应的光孔即为渐晕光阑。参与限制轴外物点成像光束,可改善轴外物点成像质量

6、。第四章小结主光线必然通过孔径光阑中心及出瞳中心。**主光线:通过入瞳中心的光线。出瞳入瞳孔径光阑二、典型光学系统孔径光阑视场光阑其它照相系统光圈(物镜的空气间隔中)底片框望远系统物镜框位于物镜、目镜共焦面的分划板显微系统物镜框位于目镜物方焦面的分划板长光路显微镜:-1×转像透镜(加长光路);场镜(压低光线)测量显微镜物镜的像方焦平面(物方远心光路)**两光学系统联用:光瞳衔接原则。三、景深1、基本概念:平面上的空间像;景像平面、对准平面;景深,近(远)景平面,近(远)景深度;正确透视距离;人眼极限分辨角。2、相关公式:对准平面:★弥散斑

7、直径的允许值:景像平面★景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