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_湖泊污染负荷计算.ppt

专题_湖泊污染负荷计算.ppt

ID:48199724

大小:380.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1-15

专题_湖泊污染负荷计算.ppt_第1页
专题_湖泊污染负荷计算.ppt_第2页
专题_湖泊污染负荷计算.ppt_第3页
专题_湖泊污染负荷计算.ppt_第4页
专题_湖泊污染负荷计算.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_湖泊污染负荷计算.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泊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水体富营养化一、入湖污染负荷及其计算1、点源污染负荷及其计算2、非点源污染负荷及其计算3、流域入湖污染负荷及其计算二、主要污染物允许入湖负荷量三、主要污染物削减负荷量一、入湖污染负荷及其计算1、点源污染负荷及其计算包括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1.1工业污水量计算1.1.1实测法a、流速仪测定:水深大于30cm、流速不小于0.05m/s。(1-1)b、浮标法:对于非满流下水管道,向废水中投加浮标,观测其流速。(1-2)(0.3-1.0m深普通污水K=0.55~0.75;深水草污水渠K=0.45~0.65;

2、宽浅污水渠K=0.8~0.9)c、容积法:适用于小流量和间歇性排放。(1-3)1.1.2根据用水量推算a、机泵推算b、耗电量推算无固定污水排放口,难以实测时:1.2工业污染源负荷量计算工业污染源负荷量计算有实测法、物料平衡法和单位负荷法测量方法实测法物料平衡法单位负荷法公式工艺过程1.3生活污染源负荷量计算比较可靠地方法是实测法,在生活污水排放口采样分析污染物成分、浓度并测量流量。测量方法与工业污染相同。在无条件进行实测排水量时,可参照下面两种方法估计:比率法蒸发率法生活污水与其他污水混杂难以实测时。从生活用水量中扣除耗

3、损和蒸发量后估算生活污水量。应用公式在缺乏资料或不具备条件时,可采用单位负荷法估算污水的总负荷量。即通过调查确定每人每日排污量,再乘以人口数,计算污水总负荷。2、非点源污染负荷及其计算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有两种途径:对受纳水体所接受的污染物量进行观测、分析和计算,推算汇水区域污染物输出量。对非点源污染物输出的主要过程(降雨、地表径流等)的模拟,计算污染物输出量。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分为城镇地表径流和非城镇地表径流。(单位负荷法和模拟法)2.1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a、单位负荷法:分别计算各土地类型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产生的污染负荷

4、,再求和。(1-4)年负荷污染物浓度参数:土地类型污染物浓度参数/kg/(cm﹒km2)BOD5SSPO4-PN生活区357201.55.8商业区1419803.313.1工业区5312903.112.2其他5120.42.7人口密度参数F:土地类型生活区商业区工业区其他F0.142+D0.54p1.01.00.142Dp-人口密度(人/km2)b、模拟法:为了获得准确的污染物负荷量,常采用模型模拟污染物输出过程常用模型有雅林方程和萨特冲刷函数。表达天然降雨冲刷街道的地表径流流量与携带泥沙量关系。适于完全紊流。认为:路边

5、污染物冲刷量与路边污染物总量和降雨强度乘积成正比。模型用于城市径流模型较为广泛。模型雅林方程萨特冲刷函数公式积分2.2非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主要指:农田、牧场、林区、矿山等土地类型的地表径流。a、单位负荷法样区污染负荷量:综合区年流失污染量:b、模拟法:对水文循环的模拟(非点源污染形成与水文循环的早期阶段和初期阶段地表径流有关)。把整个集水面积(或一个大部分)看做一个单元,将其特性参数用经验公式简化后,表示成一个均匀系统。再根据模型对实测资料的响应,确定单元系数和系统参量。模型验证后,便得到一种反映不同水文和气象条件下的

6、输出值。灵活、易行,适用于大系统;但带有一定经验性,当系统参量(如集水面积等)改变时,需重新计算系统变量。可以任意改变系统参量,适用于较小的系统;但每个单元需要较详细的系统参量,需要大容量计算机。方法集中参量法分散参量法优缺点过程将集水面积分成性质相近、面积较小的单元,各单元分别模拟,然后将各单元结果相加,得出总的输出结果。c、估算法:准确性要求不高,或无法直接获取污染物量时,通过采用某些与污染物产生量有关而又易得的数据资料进行估算。例如农田地表径流:农业主要污染源:农药、化肥、泥沙和动物排泄物。分别按以下估算。农药、化

7、肥泥沙和悬浮物动物排泄物(按人计算)通过单位面积农田施加量估算农药在土壤中指数衰减:结合土地面积与侵蚀模型估算。产生率由实测或实验所得。每人每天产生BOD75g,总固体250g。3、流域入湖污染负荷及其计算根据排放方式不同,入湖污染物分两类: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考虑全流域污染负荷对湖泊水质的影响,把湖体作为一个封闭水域。计算负荷量。3.1、地表径流入湖污染负荷入湖地表径流指入湖的河道径流和间歇性溪沟,以及不流入河网的坡面的区间径流的总和。在缺少实验资料时,采用径流系数等值图和该区域监测的径流浓度计算:3.2、地下径流入湖

8、污染负荷指直接流入湖泊的地下水。地下径流入湖污染物浓度为:地下径流量可以通过:选择与区内自然地理条件相似(水文地址、气象、地貌等),具有长期实测资料的流域作参考,由单位面积径流量和区间面积。求出区间入湖地下径流;采用地下水运动方程,计算地下水量;由水量平衡方程来求。地下径流污染物浓度:通过打井等途径,采集井水进行水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