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二地球表面的形态微专题5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doc

2019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二地球表面的形态微专题5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doc

ID:48205984

大小:2.96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16

2019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二地球表面的形态微专题5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doc_第1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二地球表面的形态微专题5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doc_第2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二地球表面的形态微专题5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doc_第3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二地球表面的形态微专题5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doc_第4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二地球表面的形态微专题5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二地球表面的形态微专题5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专题5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考试要求考试内容加试要求1.地壳的物质组成(1)地壳的物质组成(a)(2)矿物与岩石的关系(b)(3)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b)2.地壳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图示(c)3.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a)4.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a)(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b)(3)地质构造的类型(a)(4)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c)分析世界典型地表形态的成因1.地壳物质循环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2.板块构造

2、学说(1)板块的划分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外,其余五大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如下图:(2)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板块板块张板块碰撞区运动 裂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运动方向对地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图示A级特别提醒(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3、2)冰岛——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3)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4)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3.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判读与应用(1)褶皱与断层的比较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判断方法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貌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4、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真题设问1.(2018·4月浙江选考)4块岩石标本,属于岩浆岩的是2.(2018·4月浙江选考)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成因是3.(2017·11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4.(2017·11月浙江选考)按成

5、因分类,乙处岩石属于5.(2017·4月浙江选考)右图是某地质学家绘制的板块碰撞及其影响示意图。与图中板块A、B对应恰当的是考向和规律1.考向: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特征、六大板块的分布、运动方向及产生的影响;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命题规律题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都是本专题的考查形式,其中又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多以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材料特征:多以某地物的景观图、区域示意图、地质构造示意图或地貌示意图等示意图和文字材料为载体,呈现考查内容的相关信息。设问特征:设问方式比较简单,在选择题中,多是正误判断类或组合类选项,非选择题多是较为简单的名称、分布或运动方向、地貌特征等为

6、主要设问内容与方向。选项或答案特征:围绕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选项的正误或组合的合理性、正确性,归纳出非选择题的正确答案。例1 (2018·4月浙江选考)某中学背山面河。该校组织学生开展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实践活动。一组学生上山在基岩上打了2块岩石标本,另一组学生去河床捡了2块岩石标本。下图为学生们采集的岩石标本,经地理老师鉴定有砂砾岩、页岩、石灰岩和花岗岩。完成(1)~(2)题。(1)4块岩石标本,属于岩浆岩的是(  )A.①B.②C.③D.④(2)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成因是(  )A.岩浆侵入B.海洋中溶解物化学沉积C.岩浆喷出D.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答案 (1)D 

7、(2)D解析 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①岩石具有层理构造,而且颗粒较细,属于页岩;③岩石的组成颗粒较大,属于砂砾岩;②岩石为致密的块状构造,应该为石灰岩;④岩石应该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故选D。第(2)题,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棱角较为明显,应该对应①和③,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和③属于页岩和砂砾岩,属于沉积岩,沉积岩主要是由于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而来,故选D。例2 (2017·11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1)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  )A.地垒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