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犯错 就怕没错——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犯错.doc

不怕犯错 就怕没错——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犯错.doc

ID:48211687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22

不怕犯错 就怕没错——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犯错.doc_第1页
不怕犯错 就怕没错——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犯错.doc_第2页
不怕犯错 就怕没错——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犯错.doc_第3页
不怕犯错 就怕没错——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犯错.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怕犯错 就怕没错——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犯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不怕犯错就怕没错——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犯错[日期:2011-12-15]来源:官林小学 作者:刘惠华[字体:大中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位老师都要和几十个孩子日复一日的相处,在这期间,意外之事时常发生。今天在墙壁上画画了,明天剪同学头发了,后天把玻璃打碎了……孩子们制造麻烦的速度,似乎总是比大人们能够预防和防范的速度快。所以,在学校,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最平常又最正常不过的,恐怕就是孩子出其不意或意料之中地犯错。这些大大小小的、繁杂琐碎的错误经常会让老师有疲惫的感觉,甚至不时让老师有发火或掀起狂风暴雨的欲望。然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2、”,一生中从来没有犯过错的人,几乎找不到,心理学家盖耶也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由此可见,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对于学生的犯错,我们应当看成是一种不断地尝试和创新。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呢?法国作家封丹有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东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棉袄吹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对着行人呼呼地吹,行人为抵御北风的侵袭,始终把棉袄裹得紧紧的。东风则徐徐吹拂,不一会儿,行人便觉得温暖,开始解开衣扣,继而脱掉棉袄。北风和东风都要使行人脱掉棉袄,但由于使用的

3、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这则普普通通的寓言告诉我们一个至关重要的道理:“无论什么教育,只有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人之职、育人之事,绝对不能暴风骤雨,更不能山洪暴发,而应以雪的方式灌溉……”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理解,会宽容。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错事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可以说错误是一笔财富,人们总是在不断地改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中走向成熟,走向完善。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道德面貌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年龄小,阅历浅,更加容易犯错误,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学生犯错时,不

4、要头脑发热,而要给予理解,要会宽容,绝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要允许学生出错,不仅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特有的智力水平、情感体验出发,把犯错看成是一种正常现象,真正思孩子之所思,想孩子之所想,更要把错误变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和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加以正确、巧妙地利用,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并在每一次错误中发现、成长。与成年人相比,孩子更需要在温暖可靠的信任中去学习和探索,去克服幼稚和错误。学生小明拿走了同桌的画笔,或许他是想到了今天有美术课,自己没有带画笔。又或许他是没注意,把同桌的画笔收拾进书包。对于学生的过

5、失行为,教师先不要武断地下结论,冒然地训斥和批评,而要在理解孩子内心的基础上,对其爱绘画加以肯定,鼓励他只要用功,定能成材。然后再指出画笔是同桌的,如果个人需要,须经同桌同意才能拿走,否则就是不文明的行为。这样,在掌握了学生的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脱节的心理特点后,采用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方式,定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二、寻根源,想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各种各样、或好或坏的行为举动,都是在一定的动机支配下实行的,目的是寻求一种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动机,去决定做或不做,进而采取一定的行动。因此,当学生犯了错误,老师要

6、有“诊疗”的能力,弄清楚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发病源在哪儿?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孩子犯错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1、家庭教育的影响;2、模仿心理的盲从;3、持久性不够,当然还有很多错误的原因,有些是很多原因错综复杂在一起的,并不能完全割离开来,对号入座。当病源、病根找到时,就要开始对症下药了。这就需要教师有教育的智慧,有治病的能力,能为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方法,如冷处理法,暗示法,旁敲侧击法,感化法等等。教师要创造适宜的心理和外部氛围,耐心地等待学生自我反省、悔过、自新。当然,有些时候,有些方法收效甚微;有些学生,问题会反复发作,这

7、时,教师要有心理准备和足够的耐心,继续给他们提供帮助,毕竟他们的脚步正快乐而又自信地向前迈着,哪怕只是很小很小的一步。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方式加以“诊疗”,都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言语要亲切。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要注意多用肯定性、开导性、启发性的语言和语气,化指责为期望,和风细雨,以理服人,为孩子留有时间去思考,并在同学面前为他保留一点面子,使他从心里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消除对峙心理,自己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千万不要大声呵斥,出口伤人,用“不准”、“不行”、“不能”等语气下命令,或者以尖酸、刻薄的语气加以冷嘲热讽,一味揭短。三、软惩

8、罚,促进步。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