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docx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docx

ID:48217866

大小:16.2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23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年级下册第六课《风景如画》——《森林的歌声》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一首由大自然的真实音响与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的器乐合奏曲。《森林的歌声》是《森林狂想曲》其中的一首,由探险家徐仁修、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等5人经过耗时5年的制作,深入全台湾森林实地录音,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溪流、、、、、、等100种自然声音,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宣传环保,爱护动物。学情分析:四年级处于小学中段,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在思维上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音乐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欣赏与听辨能力,对音乐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怎

2、样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方法。直观和具体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会极大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学目标:1、聆听乐曲《森林的歌声》,感受由自然音响与音乐交织而成的交响曲,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2、通过模唱,能够展开想象,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3、熟悉3个音乐主题,了解音乐主题演奏顺序。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活动,记忆三个音乐主题,了解主题的演奏顺序。教学难点:记忆三个音乐主题,了解主题的演奏顺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铃鼓、三角铁)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音画导入。(播放《去郊游》为背景音乐)今天,老师邀请同学

3、们一起进行音乐之旅。去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古老神秘的丛林,潺潺流动的小溪,层峦叠嶂的绿树,清脆悦耳的鸟鸣、、、、、、这一切的一切让它成为动物们的乐园,成为万物生长的天堂。知道是去哪里吗?对,我们要去森林。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森林吧!欣赏一下《森林的歌声》。(揭题)二、初听乐曲,感知音乐并思考。1、完整聆听《森林的歌声》。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哪些动物在歌唱?请同学们把听到的声音来描述一下吧。师:点评并及时表扬。2、复听乐曲,听辨乐器的音色。(笛声、琴声,动物叫声等)3、了解乐曲中出现的小动物。师:大家在乐曲中听到的各

4、种小动物们叫声可都是真实的。是一批热爱大自然的音乐家们,亲自到山林将自然界美妙的音响悄悄地录了下来,然后配上音乐精心制作而成的。1、出示歌曲题目并介绍乐曲背景。5、再听,分析主题出现顺序。这首乐曲分为三个部分,A、B、A1,这节课我们重点来欣赏一下A部分。现在我们一起欣赏A部分。其中A部分又有三个音乐主题。一、分段欣赏,体会主题。1、欣赏第一个音乐主题。(出示简谱图形谱)(1)播放A部分乐曲,感受主题情绪。我们和音乐一起听一下第一个音乐主题,听听是哪个乐器小朋友在演唱?(欢快地情绪笛子)(2)老师唱简谱,学生最后两小节用青蛙的

5、声音伴唱。(3)用“TU”哼唱主题旋律模唱并模仿吹笛子的动作。师:我们用“TU”轻轻地唱一唱!唱歌时腰坐直(老师唱简谱)通过听、唱加深主题印象。2、欣赏第二个音乐主题。(出示简谱图形谱)(1)师:我们再听听第2个主题音乐。(跟琴唱)(2)老师唱简谱,学生最后一小节用小鸟的声音伴唱。这个主题音乐让我们用小鸟的声音一起唱一下好不好?(1)我们用“LU”轻轻地唱一唱!第2主题音乐。1、欣赏第三段主题音乐。(出示简谱图形谱)师:我们再听听第3个主题音乐。(跟琴唱)2、老师弹琴,学生分辨是哪个主题音乐。用手指表示。一、回顾乐曲,听辨演奏

6、顺序。1、完整聆听第一部分,用卡片摆出演奏顺序。乐曲的演奏顺序121231(播放第一遍音乐)2、再次聆听,巩固三个音乐主题演奏顺序。五、拓展表演1、找出身边的声音与音乐合奏。(如拍桌子,响指、中哨等)2、为歌曲加入打击乐器(铃鼓、三角铁)六、小结师:多美的音乐,多动人的歌声啊!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世界如果没有鸟儿、动物们的叫声,森林里会怎样呢?(生答)师:是的,保护野生动物,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一起祝福,愿森林的歌声永远这样美好、、、、、、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课堂时间的把握上还不够,三个主题的聆听次

7、数较多导致后面学生创作环节时间有点紧迫。其次,由于过多的担心学生的素养不够,反复在课堂上强调一些有关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最后,我自身也有很多的不足,也深感自身的音乐专业还有待提高,不管是声乐、器乐、欣赏能力还是理论知识都有不足,还有许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