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初中).ppt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初中).ppt

ID:48225101

大小:1.92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1-18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初中).ppt_第1页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初中).ppt_第2页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初中).ppt_第3页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初中).ppt_第4页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初中).ppt_第5页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初中).ppt_第6页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初中).ppt_第7页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初中).ppt_第8页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初中).ppt_第9页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初中).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初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长沙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冯辉梅教材内容多和课时量太少的矛盾所教非所考,所考非所教,没有实效性,缺少专业价值认同感语文投入多、产出少,花很多时间精力去教阅读,但碰到一篇新的文章学生依旧茫然思考:如果撇开外在(客观)因素,您认为这些困惑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是什么?典型困惑追问典型困惑追问“我国语文教学的问题和困难,主要出现在教学内容上,而不仅仅是教学方法上。”——王荣生长久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囿于“教课文”的小圈子里,把大量时间放在课文思想内容的解读上,语文老师毕其职业生涯所作的一件事就是做课本内容的“搬运工”。典型困惑追问语文教学的整体思路:举一反三还是举三反一?典型困惑追

2、问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朱熹潜心研究《论语》,他以自己的治学经验谈到:“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从“三”到“一”,再由“一”到“三”,这是一个由博到约,由约反博的路子,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教师的教→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程度?五年级样本一样本二样本三平均前测71.7364.4774.6470.3后测79.4655.2680.3671.7三年级样本一样本二样本三平均前测81.0174.516473.2后测87.086.8778.4785.8典型困惑追问调查结论“教”和“不教”差距不大典型困惑追问自我经

3、验唤醒教学回顾:执教《孔乙己》/《老王》时,您确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是什么?案例研习阅读下面两个案例,思考:您觉得这几个教学案例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与我们的常态教学设计有何不同?【案例1】《孔乙己》教学创意【教学目标】1.把握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及其悲剧的必然性;2.学习课文抓住人物特点、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3.在补写与情境写作活动中,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主要教学活动】1.圈点批注:找出文中描写孔乙己“手”的文字,理解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文中几次写孔乙己的手?哪几次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命运?)2.补写“手”:根据小说具体情节,补充关于“手”的描写;3.展开想象,描写

4、孔乙己死的场景(要有“手”的描写);4.论“手”:这双手折射出孔乙己怎样的悲剧命运?他能避免这样的命运吗?案例研习【案例2】《老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个性的方法。3.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2.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案例研习高一(下)第四单元小说鉴赏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叙事特征,掌握小说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学习从叙述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方式等角度把握小说人物形象、

5、主题意蕴,初步形成从叙事角度阅读小说的意识。2.调动已有知识、生活积累,学习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辨析、比较、质疑等方法提升对于小说叙事艺术的感受、鉴赏能力,锻炼文学叙事能力。3.在小说阅读中丰富审美体验,获得精神、文化的滋养。案例研习案例研习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想一想:什么是课程内容什么是教材内容(文本内容)什么是教学内容所谓的课程内容,是指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就阅读教学而言就是这篇课文应该“教什么”。所谓的教材内容,是指为有效地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就阅读教学而言就是“用什么来教”,或者说是用

6、哪篇课文来教。所谓语文教学内容,是指语文教师实际上在教什么。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其他课程的教师是为了了解它说了什么——呈现了什么事实、传播了什么知识、表述了什么观念等等,即课文的言语内容;而我们语文教师出于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独特目的,就必须关注课文“怎么说”,必须侧重课文的言语形式。—王尚文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把教材内容当作课程内容来教,侧重对课文所传达的信息、思想、情感等内容的分析和感悟,并以此贯穿整堂课。这种课堂形态叫做“文本解读式”课堂,或者叫做“内容感悟式”课堂,也称为“教课文”的课堂形态。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与语文方

7、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种课堂形态叫做“语言学用型”课堂,也称为“教语文”的课堂形态。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老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善”与“苦”,体会作者的“善”与“愧”。3.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孩子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联系生活领悟人与人交往中“爱别人就是爱自己”的道理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作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