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桩竖向承载力EXECL表格.ppt

单桩竖向承载力EXECL表格.ppt

ID:48232272

大小:18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1-18

单桩竖向承载力EXECL表格.ppt_第1页
单桩竖向承载力EXECL表格.ppt_第2页
单桩竖向承载力EXECL表格.ppt_第3页
单桩竖向承载力EXECL表格.ppt_第4页
单桩竖向承载力EXECL表格.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桩竖向承载力EXECL表格.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及基桩设计优化EXCEL电子表格应用(含杭州凯文项目桩基设计优化介绍)编制依据: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及新规范主讲人:戴旭谦一、常用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EXCEL表格存在的问题在计算准确性方面(标高)或多或少存在不足;表格系统性和关联性存在不足,抗拔桩未关联裂缝宽度验算;没有最大限度减少计算参数的输入量;在输入、输出技术参数时缺少必要的提示信息;输出信息的警示性不足;缺少简单的基桩优化分析相关参数的输出;部分计算表没有按照新规范内容进行编制。二、本EXCEL计算表格的优点及

2、其编制措施(一)提高计算准确性准确控制桩的标高和计算有效长度,扣除垫层及入承台深度;采用公式法与内插法相结合解决EXCEL软件对括号层数限制;试桩、锚桩有效土层厚度计算同时考虑了“地下室深度”修正。表格系统化方桩、圆桩、抗压桩、抗拔桩、工程桩、试桩、验桩、锚桩及裂缝宽度等验算一体化,并可以考虑液化影响折减等对侧摩阻力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减少参数的输入和修改多数参数在工作表之间的自动转递,抗拔桩并与裂缝宽度验算关联。二、本EXCEL计算表格的优点及其编制措施(二)对输入、输出参数增加提示信息;对输入参数的有效范

3、围进行控制,尽量避免输入错误;最大限度方便对桩长的调整和试算;修改桩长一个参数,表格就能自动选取土层深度和相应的计算参数(含桩端阻力参数的自动取值)。有每立方米混凝土折算承载力经济指标的输出,可以进行基桩设计的简单优化分析。三、电子计算表格应用算例及使用技巧工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竖向抗拔承载力、裂缝宽度验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折算承载力试桩从孔口标高计算试桩的最大压(或)拔桩力,配筋可以调整。验桩采用工程桩基准承载力+工程桩顶标高以上土层的影响。锚桩输出结论中包含锚桩数量和配筋是否足够的相关信息。抗拔桩裂缝宽度

4、验算数据有很好的联动性。调用EXCEL计算表格进行操作和讲解:(EXCEL计算表,内容共10页)四、计算表格使用注意事项(一)工程桩计算表格信息量大,并同时包含抗压桩和抗拔桩,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对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进行取舍,且不适用于高桩承台桩和承受弯矩的刚接桩。输入的侧摩擦阻力和端阻力均为极限值。可以通过修改“侧摩阻调整系数”来实现考虑液化和桩侧注浆的作用。工程桩主要通过调整桩径、桩长进行基桩优化设计。配筋设计仅用于混凝土灌注桩或实心非预应力方桩。对于抗压桩,配筋计算考虑纵筋的作用,则桩端5d范围内箍筋应

5、加密;不考虑时纵筋根数需要取零。四、计算表格使用注意事项(二)抗压桩强度不需要看抗拔桩计算的“配筋结论”,只需要关注桩身强度设计值和桩身强度控制结论。桩身极限抗压强度设计值仅供参考,广东省规程有其合理性。只有抗拔桩才需要与裂缝计算进行关联。试桩、验桩均含均抗压桩和抗拔桩,数据取舍与工程桩基本相同。“折算每立方砼抗压(抗拔)承载力”可作为基桩优化设计初步判断的技术指标。表中锚桩是指抗压柱采用锚桩法试桩(或验桩)时的抗拔锚桩。五、杭州凯文余政挂出39号地块项目桩基优化设计成功经验介绍与总结原灌注桩设计已经通过加

6、长桩长进行基桩设计优化;基桩优化方案常用的有:桩端注浆和预制桩,后者施工工期更短,故首选采用;是否能够穿越4a卵石层成为预制桩方案的关键;放弃了上海地区常用的充分利用桩身强度的方法。合理选择了桩径和桩型,适当提高桩身强度,并控制施工压桩力,使其桩端能够进入较好的持力土层,达到更好的经济性;通过计算分析进行了基桩工程经济性比较;设计还对压桩设备选型、最大压桩力控制提出了良好建议;目前试桩已经成功,预计可以节省桩基造价40%以上。调用“杭州余政挂出39号地块预制桩试桩方案的建议报告.doc”进行讲解和演示(DO

7、C文档,内容共8页)六、其他相关内容(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偏心承台及工程桩施工偏位问题弯矩与力的移轴公式,部分基桩抗压、部分基桩抗拔问题,基桩抗拔承载力不足问题工具计算软件对弯矩、剪力输入的方向问题抗震验算承载力提高及液化承载力折减问题桩筏、桩箱基础的边桩效应问题及重心控制桩基抗浮验算问题、桩基配筋构造问题桩间距、桩端开口与闭口等对承载力的影响施工工艺及压桩力控制问题桩基检测和工程桩补桩、补强问题讨论完成,报告结束。 并感谢大家积极参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