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添加或抽出习题.ppt

液体添加或抽出习题.ppt

ID:48241937

大小:715.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1-18

液体添加或抽出习题.ppt_第1页
液体添加或抽出习题.ppt_第2页
液体添加或抽出习题.ppt_第3页
液体添加或抽出习题.ppt_第4页
液体添加或抽出习题.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液体添加或抽出习题.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P=F/S(1)固体、液体气体都适用。(2)液体产生的压力不一定等于自身重力“两个公式”的应用范围2、P=ρgh(1)液体压强的专用公式(2)对于柱形固体同样适用AB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容器所装液体重力的关系由容器的形状所决定FG第三类加入或取出固体或液体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加入或取出固体或液体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可能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倒

2、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4、如图所示,A、B两个底面积不相等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高度相等的水,在两个圆柱形容器内再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后,且均无液体溢出,那么它们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B水水大于p=ρg(h+△h)△h=△V/S加入或取出固体或液体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和酒精。在这两个圆柱形容器内再分别装入相同

3、高度的水和酒精后,且均无液体溢出,则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pApB,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FAF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ρ水>ρ酒精)AB水酒精大于大于p=ρgh?△G=△mg=ρ△Vgp=F/S△V=△hSF=G+△G加入或取出固体或液体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6、如图所示,A、B两个底面积不相等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高度相等的水,在两个圆柱形容器内再分别取出相同体积的水后,那么它们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于p=ρg(h-△h)△h=△V/

4、SAB水水h加入或取出固体或液体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1.如图所示,在盛满液体的容器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木块放入前后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pApB,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FAF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B等于等于p=ρghF=pS加入或取出固体或液体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2.如图所示,在未盛满液体的容器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木块放入前后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pApB,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FAF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B小于小于p=ρghF=pS加入或取出固体

5、或液体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用细绳拴着质量相等的实心铝块、铜块,分别将铝块浸没在容器A和铜块浸没在容器B的水中(水均未溢出),不触及容器底部,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容器底部所受到水的压力FAF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ρ铜>ρ铝)AB大于大于图(3)V=m物/ρ物p=ρg(h+△h)F=pS△h=V/Sh加入或取出固体或液体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加入固体或液体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的方法有两种加入

6、或取出固体或液体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方法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为了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应分别在两个容器内(无液体溢出)()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1)先利用公式p=ρg(h+△h)比较p,同种液体,关键是比较加入固体或同种液体后液体的深度△h的变化。△h=△V/S,S不变,△V大,△h大。p=ρg(h+△h),ρ、h不变,△h大,p大。加入

7、或取出固体或液体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方法再根据F=pS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S不变,p大,F大。(2)在柱形容器中,由于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F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先根据F=G+△G比较压力。△G=△mg=ρ△Vg,如果液体密度相同,增加的液体体积△V大,增加液体质量△m大,液体重力△m大,压力大。然后利用P=F/S比较压强,如果底面积S相同,则压强P与压力F成正比。p=F/S,S不变,F大,p大。加入或取出固体或液体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