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8295628

大小:218.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11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周官》(周)然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太公于齐,兼五侯地《史记》A.西周的疆域极为广阔B.天子对地方控制严密C.西周的分封等级分明D.西周的诸侯势

2、力强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按照等级的高低来分封诸侯封土的大小,但是具体面积的大小从题干中无法看出,不同的史书有不同的记述,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按照等级的高低来分封诸侯封土的大小,没有涉及疆域的信息,排除A。西周实行分封制,天主对地方的控制力有限,排除B。材料强调按照等级的高低来分封诸侯封土的大小,没有涉及诸侯势力强大,排除D。2.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

3、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17-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D.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知,周天子分封,天子正式成为诸侯的君主,王权得以提升,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血缘宗法制,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无法体现分封制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排除C;夏商周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D错

4、误。【点睛】解答本体的关键信息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联系所学分封制的影响分析解答。3.门阀制是从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官员选拔制度,造成朝廷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家族所垄断,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维护正统的嫡长子继承习俗B.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C.皇帝统辖百官治下的郡县制D.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答案】B【解析】材料“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可知,该选官制度选拔的官员与个人的出身有关,这与血缘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这种现象的

5、根源是宗族观念,故B项正确;嫡长子继承是权利和财产的继承原则,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皇帝根据才能任命,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强调的是个人出身,体现的是血缘关系的影响,无法体现分封制的影响,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解题的关键是对“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的分析理解,结合宗法制的特点分析即可解答。4.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

6、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西周A.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17-B.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C.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D.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周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以及对异姓诸侯王通过联姻的方式加以笼络,体现了其利用血缘关系巩固统治的特征,C符合题意;西周尚未建立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AB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姻亲关系笼络异姓诸侯,而不是打击,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西周政治的特点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

7、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的理解和掌握,依据材料归纳出西周政治的特点。5.《左传》中记载:楚子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遂罢之。”这段史料主要反映出当时A.分封制已经瓦解B.楚国赢得周王室的尊重C.周王室以德治国D.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答案】D【解析】【详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据材料中“观兵于周疆”“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得知当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想取而代之,故D项正确。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而楚

8、王问鼎反映了分封制有所瓦解,而并不是已经瓦解,故A项排除;据“周德虽衰,天命未改”可得出周天子仍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故B项排除;周王室以德治国与题意无关,故C项排除;6.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