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ε模型的原理和应用

k-ε模型的原理和应用

ID:48311576

大小:4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15

k-ε模型的原理和应用_第1页
k-ε模型的原理和应用_第2页
k-ε模型的原理和应用_第3页
k-ε模型的原理和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k-ε模型的原理和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k-ε模型的原理和应用学号:20903182报告人:余江滔一、k-ε模型的原理k-ε模型是两方程湍流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同时也是工程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模式。湍流被称为经典力学的最后难题,原因在于湍流场通常是一个复杂的非定常、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流场中充满着各种大小不同的涡结构。整个湍流场的特性都取决于这些涡结构的不断产生、发展和消亡,同时,这些涡结构之间又不断发生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就使得对湍流现象的理解、描述和控制变得十分困难。对于单相流动,科学界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湍流封闭模型。k-ε模型包括RNGk-ε模型和标准k-ε模型等,下面简要介绍一下。1、RNGk-ε模型湍流产生和消散的传输模型和k-

2、ε模型的一样,只是模型常量不一样。原来的定真由函数代替。式中2、标准k-ε模型双方程模型把紊流粘性与紊动能和耗散率kε相联系,建立起它们与涡粘性的关系,这种模型在工程上被广泛采纳。ε−k双方程模型是由英国帝国学院Spalding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于1974年提出的,后来被应用界广泛采纳。k-ε模型假设湍流粘性和湍动能及耗散率有关,标准的k-ε方程形式为:+=p-ε+[(μ+)]+=-+[(μ+)]=其中,k,ε分别为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为湍动能生成项,为湍流粘性系数,模型常数分别为:=1.44,=1.92,=1.3,=1.0,=0.09二、k-ε模型的应用k-ε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两方程紊

3、流模型。大量的工程应用实践表明,该模型可以计算比较复杂的紊流,比如它可以较好地预测无浮力的平面射流,平壁边界层流动,管流,通道流动,喷管内的流动,以及二维和三级无旋和弱旋加流流动等。但从定量结果来看,它还没有比代数模型表现在出更明显的优势。随着空化流动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发展,数值计算逐渐成为空化现象研究的有力手段。对于空化流动这种复杂的湍流进行模拟,湍流模型是一个重要方面。最初,人们广泛采用了标准的k-ε模型,由于空化流动中汽泡的生成和溃灭过程对湍流发展的影响,引起空化流动中湍动能产生项和弥散项间的不平衡,这种模型并不能很好地模拟空化流动。除了标准k-ε模型外还诸如RNGk-ε模型等多种改进模

4、型,这些模型在预测浮力影响、强旋流、高剪切率、低雷诺数影响等方面都较准确,对大多数工业流动问题能够提供良好的特性和物理现象预测。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