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_210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_210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8314691

大小:386.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04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_210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_210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_210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_210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_210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_210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210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但是192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这说明A.牛耕技术始于战国时代B.文献记载须经考古发掘佐证C.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D.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923年青铜器牛尊的发现推翻了“汉代赵过始为牛耕”的记载,说

2、明牛耕最晚出现于战国时期,可能更早,中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只提到战国时期出现了牛耕,但无法得出牛耕技术始于战国时代;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牛耕技术历史悠久,并非主要说明文献记载须经考古发掘佐证;D选项错误,文献史料也有历史价值,并非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

3、里的“它”指的是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个体手工业【答案】B-19-【解析】“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表明“它”主要是供应皇室贵族日常生活用品,不投入市场,而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主要是供应政府以及皇室贵族日常生活用品,不以市场为目的,故B正确;ACD均与“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无关,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结合所学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分析解答。3.汉高祖的抑商政策主要针对有市籍的中小商人,这类商人的社会地位较

4、一般平民低下。这种以中小商人为抑制对象的政策,在汉代曾反复提出,对汉代以后也有一定影响。据此可知,汉代A.富商大贾未曾作为抑商重点B.抑商旨在维护封建小农经济C.都市商业经济长期萎靡萧条D.商业政策朝令夕改反复无常【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抑制“中小”商人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小农经济,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富商大贾也是抑商重点,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汉代商业经济也是繁荣的而非长期萎靡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汉代的商业政策是稳定的而非朝令夕改反复无常,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4.下

5、图为唐朝长安城西市行业分布示意图。下图可以反映出当时-19-A.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B.商业氛围十分宽松C.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D.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快【答案】A【解析】从“唐朝长安城西市”“市署”“平准署”中可以看出,市内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署”“平准署”,西市进行的是封闭式的集中交易,交易区也都是集中在一个四面有墙、开设市门的较为封闭的场所内,这体现了唐朝时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故A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后私营手工业才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农产品商品化的情况,故D项排除

6、。点睛:本题是个图片型的选择题。这样题目首先从图中找出关键信息,关键信息是材料“唐朝长安城西市”“市署”“平准署”;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关键信息分析四个选项。5.宋代土地买卖盛行,出现“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的现象,政府出台了较为严密的法律,对土地买卖实行规范化管理,要求买卖双方在政府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作为土地产权转移的证明。这一做法-19-A.有效保护了自耕农经济B.反映了宋代商业立法的完备C.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发展D.说明政府立法抑制土地兼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政策。依据材料可

7、知,宋代政府出台法律规范土地交易的契约关系,实际上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产权的合法性,允许其按经济规律进行流转配置,这一做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一做法是为土地经营流转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不能保护自耕农经济;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宋代土地立法,不是商业立法;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允许土地的流转,承认和保护土地私有,并不抑制土地兼并。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6.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

8、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涉及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一事,主要考察它的客观影响。据“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可知,A项是明成祖的主观目的,不是客观影响;C选项说法错误,晋商和徽商在明清时期盛行,并未因定都北京受到抑制;D选项错误,宋以后南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