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早培班)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早培班)

ID:48316423

大小:51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02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早培班)_第1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早培班)_第2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早培班)_第3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早培班)_第4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早培班)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早培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早培班)(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说明:本卷包括选择题(第1-25题)和非选择题(第26-28题)两部分。本卷考试形式为开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1.奥古斯都说“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而在考察社会发展时,我们认识时代变迁的重要依据是()A.丰富服饰文化 B.古代的生产工具C.地区建筑群的遗存、名称的变更 D.四大发明

2、的诞生2.小明学习了道德与法治课第一单元——关注社会发展后,深受启发,积极关心社会。小明关心社会最重要的做法是()A.阅读报纸了解台风山竹对我国造成的危害B.利用假日到工厂、社区进行环保宣传C.学习党中央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文件D.收听学校广播了解叙利亚的最新战况3.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重大判断。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D.实现共产主义4.下列名句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的有()①

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尤须待阖棺②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③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④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2018年8月,进入高温酷暑天气,我国北京、上海、重庆多个城市出现“爱心冰箱”给高温工作者免费提供饮用水。热心市民和志愿者们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传递对高温天气仍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的关心。志愿者的行为告诉我们()A.参与公共生活要培养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B.参与公共生活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培养亲社会的行为C.参与公共生活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D.参与公共生活要遵守

4、社会公德6.近年来,江苏省许多中小学积极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针对交通秩序、环境资源、社区等问题,走上街头,调查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而这样做的意义是()8①有利于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发展能力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到验证和运用③是我们健康、快乐生活的必要条件④有利于使我们学会与人相处,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则更为我们参与公共

5、生活,____________有重要价值A.培养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B.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C.克服冷漠情绪,培养亲社会行为D.积极参与公益活动8.郑某是一名微商,她在朋友圈看到一条“浦江县城某饭店有人被刺死”的消息,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便转发了,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一时间人心惶惶。经调查核实,浦江近期并未有人被刺身亡。郑某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3日。这表明提高媒介素养()A.要善于利用媒介进行学习、工作B.要提高自身解读、鉴别信息的能力C.要养成独立思考、抵制一切诱惑的习惯D.要学会利用媒介创造和传

6、播信息9.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不同媒体的信息时,所表现出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思辨反应能力。以下说法符合媒体素养要求的是()①小李一边写作业,一边刷抖音②小王利用网络来学习科学知识③小陈在微信朋友圈中转发恶俗信息④小刘发现微博中恶意谣言向有关部门举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下列对于公共设施认识不正确的是()A.公共设施都有使用年限,需要维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起作用B.公共秩序损坏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为恶意破坏C.不爱护公共设施会带来资源的极大浪费D.损坏

7、公共设施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影响社会稳定11.下列属于爱护公共设施的行为是()ABCD12.现实生活中随意插队、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时有发生。你认为出现这些行为的原因有()①很多人缺乏规则意识8②这些行为损害他人的利益③在道德上会受到人们的谴责④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不守规章制度的陋习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3.俗话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这句话告诉我们()①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使我们正常地与人交往、相互帮助②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③有了良

8、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④良好的秩序能保证公共生活顺利的实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14.要立规明矩,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你认为下列格言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破窗效应”相一致的是()①千里之堤,毁于蚁穴②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④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15.一名女性旅客以等家人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列车车门关闭,铁路工作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