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陆游与杜甫、李白

谈陆游与杜甫、李白

ID:48317682

大小:2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10

谈陆游与杜甫、李白_第1页
谈陆游与杜甫、李白_第2页
谈陆游与杜甫、李白_第3页
谈陆游与杜甫、李白_第4页
谈陆游与杜甫、李白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陆游与杜甫、李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陆游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创作素有“诗史”(《坚瓠补记》)、“小李白”(罗大经:《鹤林玉露》)之称。从这称呼可见,他既与杜甫、李白的诗歌有着师承关系,而且还可见陆游的创作特色,既有现实主义精神,又带浪漫主义色彩,并且二者结合的十分紧密。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丰产的一位诗人,他曾说自己是“六十年间万首诗”。陆游一直活到86岁高龄,至到84岁还是“无诗三日却堪忧”。在这近万首诗中,内容相当丰富,几乎涉及了南宋后期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突出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社会面貌,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出时代的主要矛盾——阶级、民族矛盾。“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同前)这很接近

2、杜甫的风格,因而获得一代“诗史”的称誉,“放翁学力也似杜甫”(《后村先生大全集:诗话》),在陆游近万首诗中,律诗、古诗占绝大多数,他的律诗写得精警、凝炼,“无意不搜而不落纤巧,无语不新而不事涂泽,实古来诗家所末见”(赵翼:《瓯北诗话》);他的古诗写得纵横、奔放,“才气豪健,议论开辟,引用书卷,皆驱使出之,而非徒以数典为能事。意在笔先,力透纸背。有丽语而无险语,有艳词而无淫词”(同前)。他的七言古诗深受李白的影响,慷慨激昂,乐观自信,在构思和手法上带有李白式的豪放、挥洒色彩,因此,在当时就被称作“小李白”。“小李白”的来由还有一段佳话:宋孝宗赵很喜欢文学,一日他和左枢

3、密史周必大谈起当今文坛的一些名家,问谁能比得上唐代的李白?必大回答“惟有陆游”。从此大家都称陆游为“小李白”。当然这一称誉不光是皇帝恩赐的了,主要还是陆游诗歌本身具有李白特色所决定了的,这是后话。(—)陆游的现实主义与杜甫的师承关系。陆游开始写诗曾在陶渊明和唐代诗人中摸索自己的创作道路,但好长时间没有找到。18岁认曾几为师后,开始步入江西诗派大门,学到“一祖三宗”的不少诗法,并在炼字造句、用典、讲究对仗等方面成效甚佳。后来他又逐步从形式主义,为艺术而艺术脱离现实的窠臼中摆脱出来,他把时代的要求和江西诗派一些创作方法统一起来,熔铸屈原以下,特别是杜甫之长,实现了吕本中

4、所提出的、并没能解释清楚的“波澜之阔”问题(《曾几东莱先生诗集后序》),可以说是对江西派的发展。像“五更落月移树影,十月清霜侵马蹄”(《马上》)、“县近欢欣初得荣,江回徒倚忽逢山”(《晚泊松滋渡口》)、“看镜不堪衰病后,系船最好夕阳村”(同前)、“常以曲栏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巴东令廨白云亭》)等诗句,可以看出在锤炼、自在、苍老、生动上的功夫,颇有杜甫诗之神韵了。当年黄庭坚学杜甫《客从南溟来》、《朝行青泥上》、《壮游》、《北征》等没能做到,陆游却做到了。特别是入蜀(46岁)以后,尤其是在南郑所作的诗,变化很大,“诗家三昧忽见前”(《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

5、歌》),他已摸索出自己的创作道路,即在完美形式基础上又熔铸积极的思想内容:丰富多彩的生活,积极的人生观,坚强的生命力,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收复沦陷区的雄心大志,胜利的预感等,都一起涌现出来。总的讲,这个时期的诗里充满了坚强的生命力和胜利的欢笑;诗风也变得沉雄、轩昂,每个字都像从字面上跳出来一样。陆游的作品“寄意恢复,书肆流传”(《四朝闻见录》),许多诗作都洋溢着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和英雄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是南宋爱国主义士大夫的典型,他的一生都是在民族忧患中度过的,他目睹统治者偏安江南,妥协投降的行为,深受投降派的打击迫害,他在

6、动荡游离中饱尝了忧患。正是这一切构成了陆游诗歌的基本主题——要求恢复中原、统一祖国。可以说爱国主义是贯穿陆游诗歌创作的一条红线。“老自自悯归耕久,无地能捐七尺躯”(《闻蜀盗已平献城庙社喜而有述》)、“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报国无期涕每倾”(《不寐》),这是写他的痛苦在于捐躯无天地,不能为国出力,只能高吟“为国忧民空激烈”的悲壮诗句。“我亦思报国,梦绕古战场”(《鹅湖夜坐书怀》),就是在梦境中也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为国死封疆”、“为国戍玉关”、“死前恨不见中原”、“誓捐一死报天子”、“为君王取旧山河”等,耿耿不忘的仍是要报效国家,对敌作战,收复失地,至到临

7、终报国信念仍不衰,“吾侪日益老,忠义传子孙”,对后代寄予希望,并嘱咐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英雄的诗人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诗中始终洋溢着爱国热忱和坚定不移的信心,这与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深沉怀抱是一脉相承的。陆游继承了屈原、杜甫的爱国主义诗歌传统,在诗中充分展现了现实主义精神,这与杜甫那敢于面对现实,讽谕时事,积极反映人民的生活和痛苦,在现实政治斗争中走现实主义道路是有师承关系的。正如杨万里所言,“重寻子美行程旧,尽拾灵均怨句新”。陆游确实“继承了屈原那反抗误国的权臣、至死不悔的伟大精神,继承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