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络筒的试题汇编

自动络筒的试题汇编

ID:48340093

大小:21.48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26

自动络筒的试题汇编_第1页
自动络筒的试题汇编_第2页
自动络筒的试题汇编_第3页
自动络筒的试题汇编_第4页
自动络筒的试题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动络筒的试题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动络筒题库1、一般情况下,自动络筒筒纱出现重叠现象时可采取(C)等措施来消除。A、调整张力和车速B、调整车速和压力C、调整槽筒电机的开关间隙时间比,减小筒纱与槽筒的相对压力D、调整张力和筒纱接触压力2、自动络筒机生产中,出现细纱管纱脱圈可采取(D)等措施来消除。A、降低车速,减小张力B、改善细纱成形C、调整好气圈破裂器高度D、降低车速,优化张力,启用并调整好VSS,调整好气圈破裂器高度,改善细纱成形3、自动络筒机生产效率有影响的参数有(D)。A、络纱速度和电清门限B、筒子定长与卷装大小C、防重叠干扰等D、以上全是4、以下品种中,捻接难度最大的是

2、(B)。A、天丝G100B、天丝A100C、莫代尔D、腈纶5、降低自动络筒回丝率主要有(A)等措施。A、减少细纱纱疵,增大细纱管纱容量,合理设定电清切疵门限,减少额外循环比例B、合理设定电清切疵门限C、增大细纱管纱容量D、提高细纱质量,降低切疵数量6、下列(B)等是造成自动络筒筒纱粘连的主要原因。A、毛羽多而长B、毛羽多而长、卷绕张力不当、车速过高、管纱满管系数设置不当C、车速过高D、管纱满管系数设置不当7、捻接滑脱的主要原因是(A)A、纤维较光滑、解捻不足、捻度长度偏短、加捻不足等B、毛羽多而长,解捻过度C、纤维较光滑D、捻接长度过短8、理想的

3、捻接头外观质量是(D)。A、光滑、二端无露头B、条干均匀、二端无露头C、捻接长度均匀一致D、条干均匀光洁、捻接直径与原纱基本一致、二端无露头9、(C)是电清乱切的主要原因。A、毛羽多而长B、电清自身出现了问题C、原纱质量问题、清纱工艺参数不当、电清自身出现了问题等D、原纱质量问题10、纸管、内外包装袋和缝包绳重量一定,J14.6tex纱,每包装15个筒子,公重为25公斤,实际回潮率为7.6%,包装公重应为(A)。A、24.8公斤B、24.5公斤C、24.3公斤D、24.1公斤11、减小筒纱重量锭差的主要措施是(A)。A、减少管纱纱疵、降低细纱重量

4、CV、保证络筒单锭运行状态良好并一致B、保证络筒单锭运行状态良好并一致C、降低车速D、降低细纱重量偏差12、降低自动络筒毛羽增长率的主要措施是(C)。A、选择适宜的络纱卷取速度B、选择适宜的络纱张力和筒纱接触槽筒压力C、选择适宜的络纱卷取速度、张力和筒纱接触槽筒压力,控制好车间温湿度和纱线回潮率等D、控制好车间温湿度13、X5自动络筒机调整大吸嘴与筒纱之间的距离应在(D)时进行。A、电脑显示筒纱名义直径为100mmB、电脑显示筒纱名义直径为110mmC、电脑显示筒纱名义直径为120mmD、电脑显示筒纱名义直径为130mm14、生产过程中,自动络筒

5、机大小夹头缠绕回丝的解决方法为(C)。A、更换纸管B、适当降低络筒速度C、调整好大小头处的防缠绕装置、适当降低络筒速度、挡车工及时清理等D、挡车工及时清理15、纱库式自动络筒机有时换管是纱库发生错位,主要原因为(A)。A、驱动轮损坏或缺齿,链轮、链条处积花太多,换管凸轮损坏或错位等B、链轮、链条处积花太多、换管凸轮损坏和错位C、换管凸轮损坏和错位D、铝合金轴连接器爪钩断裂16、造成自络捻接失误的原因主要有(D)。A、纱线接头偏粗或偏细、小吸嘴堵回丝B、电清检测槽有异物C、错支纱D、纱线接头偏粗或偏细、小吸嘴堵回丝、捻接器不良、电清检测槽有异物等1

6、7、生产强捻纱时,自络捻接应该注意(C)。A、合理设置车速、张力B、更换退捻管C、应采用长退捻管,压力不得低于6.5KG,扭毛刷(防辫杆)动作要到位,合理设置车速、张力等D、压力不得低于6.5KG,扭毛刷(防辫杆)动作要到位17、偶发性纱疵(N、S、L、T)通道清纱参数的设置应遵循(B)。A、清纱曲线不能切入纱体B、清纱曲线不能切入纱体,清纱曲线不应远离纱体,兼顾用户要求和络筒机生产效率等C、清除的短粗疵点应大于捻接器的接头D、清纱曲线不应远离纱体19、在自动络筒机上做纯涤纶时,因静电严重筒纱易出现绕槽筒现象,减少缠绕的方法主要有(C)。A、调整

7、自络的相关工艺参数B、避免过高的车速C、自槽筒上喷适量抗静电剂,车间加大相对湿度,调整好细纱管纱的成形和自络的相关工艺参数,避免过高的车速D、车间加大相对湿度20、络筒机张力装置的作用是(A)。A、给予纱线所需的附加张力B、减轻清纱的张力波动C、清除纱线杂质A、提高纱线质量21、现代自动络筒机的控制方式是(A)。A、单锭控制B、小批锭控制C、整机控制D、部分锭控制22、络筒机每锭每小时时间产量G(KG/(锭h))计算方法为(B)。A、G=车速(m/min)×60×纱线号数/1000×1000B、G=车速(m/min)×60×纱线号数/1000×1

8、000×生产效率C、G=车速(m/min)×60×纱线号数/1000×1000×机械效率D、G=车速(m/min)×60×纱线号数/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