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名著阅读指导.doc

【傅雷家书】名著阅读指导.doc

ID:48368084

大小:31.98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28

【傅雷家书】名著阅读指导.doc_第1页
【傅雷家书】名著阅读指导.doc_第2页
【傅雷家书】名著阅读指导.doc_第3页
【傅雷家书】名著阅读指导.doc_第4页
【傅雷家书】名著阅读指导.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傅雷家书】名著阅读指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统编教材配套名著编写组》《傅雷家书》名著阅读指导第一讲赤子傅雷郎镝一、赤子傅雷——生年不满百,永留赤子心1.傅雷出生于1908年3月31日,亡于1966年5月3日,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的一生著述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行文流畅,用字丰富,攻于色彩的变化,翻译作品共34部。傅雷半生中师承罗曼·罗兰,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当中获得很多的精神营养。关于傅雷翻译的传记,有《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等。同时,他对法国著名的艺术家丹纳的哲学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同时他自己的译著

2、当中有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译作大概有五百万言。《傅雷家书》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著述已经被收录在《傅雷文集》当中。关于罗曼·罗兰、巴尔扎克等作品是傅雷的译著,收录在《傅雷译文集》当中。2.傅雷的生平经历。傅雷于1908年4月7日出生于上海南汇县的傅家宅。1912年傅雷的父亲傅鹏飞因冤狱病故,由母亲扶养长大。由母亲扶养长大的傅雷,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家学学养。傅雷12岁时,考入南洋公学附属小学(现今南洋模范中学),第二年考入上海徐汇公学,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1924年,青

3、年的傅雷批评宗教,被学校开除,同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1928年,傅雷结束在中国的教育,踏上了留学法国巴黎大学的路,学习艺术理论。从那时候开始,傅雷就受到了罗曼·罗兰的影响,同时他在专修美术史专业之后,喜爱上了音乐。1931年傅雷回国,任教于上海的美术专科学校,同时在学校还担任办公室主任,兼教美术史及法文。(在《傅雷家书》当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法文和英文的标注)。1932年,傅雷与庞薰琹和倪贻德结成“决澜社”(其很多译著由此开始酝酿并成型),同时撰写15卷本卷帙浩繁的文集,大概有五百多万字。我们可以想象

4、,一个青年学子在回国之后,在一所高校中教学授徒,同时还写出大量的文字(尤其是译文),可以说当时的傅雷是中国现代教育史、文学史、翻译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五百多万字的著述让傅雷有了更高的视野,同时归国回来的赤子之心的抱负,也能让傅雷不断地产生更多的文学产品。傅雷24岁的时候,翻译出了《罗丹艺术论》。后期从中国西方美术史来看,《罗丹艺术论》和傅雷其他的一些译著,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文学基础。1934年,傅雷26岁,他编译的《美术二十讲》,不仅分析了一些绘画和雕塑的名作,更触及了哲学、文学、音乐、社会经济和历史背景。可见

5、傅雷是一个知识渊博,多义又兼同(兼通中西,学贯南北)的青年才俊。1958年,傅雷被划为“右派”,当时在波兰留学的傅雷的长子傅聪,逃往英国,从此傅雷闭门不出。1966年8月底文革初期,傅雷遭到红卫兵的抄家,受到连续四天三夜的批斗,罚跪、戴高帽等各种形式的侮辱,被搜出所谓的“反党罪证”。我们甚至很难理解当红卫兵在傅雷先生家中搜查的时候,搜出了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蒋介石旧画报。作为常识存在的就是,戏剧当中悲剧和喜剧的差别,主要人物最终的结局是喜剧的话,那么他的人生一定非常圆满。傅雷先生的前半生和大多数时候,恐怕都

6、是喜剧中的主要人物的结局,然而他的结局,恰好是悲剧当中的结局。1966年9月3日上午,傅雷家的保姆周菊娣发现傅雷夫妇在江苏路的住所双双自杀身亡。傅雷先生吞食巨量毒药,当保姆发现时,他已经躺在躺椅上。傅雷先生的夫人朱梅馥女士则继承了中国传统妇女节烈自好的品质,在窗框上自缢身亡。傅雷的遗书在1966年9月2日深夜写就,3日凌晨傅雷夫妇从从容容,坦坦荡荡地含恨去世。(据傅敏当时记述说,傅聪当时远在英国,他在北京,一家四口就这样阴阳两隔,三地而别。)傅雷的遗书当中,首先提到了从家里搜出的所谓的“反党罪证”(一面小镜子

7、和一张褪色的蒋介石旧画报),他百口莫辩,在人们面前已经死有余辜,更像是旧社会的渣子一样,应当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同时他还向孩子们托付了十三件事情,这十三件事情可谓是针针如刺,刺入了孩子们的内心,同时又像句句控诉一样,将那些戕害人性的反动分子,人类历史的罪人们推到了历史的绞刑架上。3.傅雷的赤子之心(1)从傅聪的角度看傅雷赤子首先包含中国典型的知识分子的样子,保留着为人的基本操守;其次是做人的方式和生活的本真,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内心的存在感;最后是作为音乐家的赤子模样。作为中国典型的知识分子的傅雷——“表里俱澄

8、澈,心迹喜双清。”“澄澈”不一定是他在人前人后是完全一致的,应该说如果一个人自始至终都是用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生活,不因世事的变迁发生变化的话,那么这也是另外一种“澄澈”。《尚书》中的“赤子知归,慈母也”;《大学》中关于“赤子”的有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孟子》中也提到,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还有“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在很大层面上,作为中国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