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场消毒内容及消毒方法.doc

养鸡场消毒内容及消毒方法.doc

ID:48369515

大小:15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8

养鸡场消毒内容及消毒方法.doc_第1页
养鸡场消毒内容及消毒方法.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养鸡场消毒内容及消毒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养鸡场消毒内容及消毒方法1)人员消毒:鸡场尤其是种鸡场或具有适度规模的鸡场,在圈养饲养区出人口处应设紫外线消毒间和消毒池。鸡场的工作人员和饲养人员在进入圈养饲养区前,必须在消毒间更换工作衣、鞋、帽,穿戴整齐后进行紫外线消毒10分钟,再经消毒池进入鸡场饲养区内。育雏舍和育成舍门前出人口也应设消毒槽,门内放置消毒缸(盆)。饲养员在饲喂前,先将洗干净的双手放在盛有消毒液的消毒缸(盆)内浸泡消毒几分钟。消毒池和消毒槽内的消毒液,常用2%火碱水或20%石灰乳以及其他消毒剂配成的消毒液。浸泡双手的消毒液通常用0.1%新洁尔灭或0.0

2、5%百毒杀溶液。鸡场通往各鸡舍的道路也要每天用消毒药剂进行喷洒。各鸡舍应结合具体情况采用定期消毒和临时性消毒。鸡舍的用具必须固定在饲养人员各自管理的鸡舍内,不准相互通用,同时饲养人员也不能相互串舍。除此以外,鸡场应谢绝参观。外来人员和非生产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圈养饲养区,场外车辆及用具等也不允许随意进入鸡场,凡进入圈养饲养区内的车辆和人员及其用具等必须进行严格地消毒,以杜绝外来的病原体带入场内。(5)饮水消毒:饮水消毒,就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消毒剂,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目前,散养鸡腹泻现象比较普遍,原因大都是鸡用饮水中肠杆菌

3、和沙门菌的含量超标,因此,要搞好鸡的饮水消毒。①漂白粉:每1000毫升开水加0.3~1.5克或每立方米水加粉剂6~10支,拌匀后30分钟即可饮用。②抗毒威:以1:5000的比例稀释,搅匀后放置2小时,让鸡饮用。③高锰酸钾:配成0.01%的浓度,随配随饮,每周2~3次。④百毒杀:用50%的百毒杀以1:(1000~2000)的比例稀释,让鸡饮用。⑤过氧乙酸:每千克水中加入20%的过氧乙酸1毫升,消毒30分钟。注意事项:使用疫(菌)苗前后3天禁用消毒水,以免影响免疫效果;高锰酸钾宜现配现饮,久置会失效;消毒药应按规定的浓度配入

4、水中,浓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消毒效果;饮水中只能放一种消毒药。(6)带鸡消毒:指在鸡整个饲养期内定期使用有效消毒剂对鸡舍内环境和鸡体表喷雾,以杀灭或减少病原微生物,达到预防性消毒的目的。带鸡消毒要选择高效广谱,无毒无害,腐蚀性小,而黏附性较大的消毒药。常用的消毒药有新洁尔灭、百毒杀、过氧乙酸、次氯酸钠、复合酚(菌毒敌)等。使用高压喷雾器,喷雾时选用雾滴大小为80~100微米的喷嘴喷洒,药物用量为每立方米30毫升,2日喷1次,易发病季节1日喷1次,喷药距鸡体50厘米为好。首次鸡的消毒不低于10日龄,每次清粪后带鸡消毒1次。

5、用50%百毒杀,按1:(2000~3000)倍稀释,每天喷雾1~2次,每隔4天再用0.2%~o.3%的过氧乙酸喷雾1次。喷雾量视气温、鸡龄而定,气温低、鸡龄小、药浓度略高则喷雾量少些(50%的百毒杀按l:1000倍稀释)。饲养后期除带鸡喷雾消毒外,若能结合饮水消毒[其浓度为50%的百毒杀按1:(2000~3000)倍稀释长期饮用]效果更好。过氧乙酸市售品浓度为16%~18%。若自行配制,可将300毫升冰醋酸、15.4毫升浓硫酸和150毫升过氧化氢(30o/4左右)按顺序混和好,放置24小时,即成浓度为18%的过氧乙酸。使

6、用时,将过氧乙酸稀释成浓度为0.3%~o.5%的水溶液,进行喷雾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药30毫升左右,鸡舍每周至少喷3次,带鸡消毒既可做预防性消毒,又可做紧急消毒。当鸡群发生传染病时,每天消毒1~2次,连用3~5天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消毒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鸡舍勤打扫,及时清除粪便、污物及灰尘,以免降低消毒质量。②喷雾消毒时,喷口不可直射鸡,药液浓度和剂量要掌握准确,喷雾程度以地面、墙壁、屋顶均匀湿润和鸡体表稍湿为宜。③水温要适当,防止鸡受冻感冒。④消毒前应关闭所有门窗,喷雾15分钟后要开窗通气,使其尽快干燥。⑤进行育雏室消

7、毒时,事先把室温提高3~4℃,免得因喷雾降温而使幼雏挤压致死。⑥各类消毒剂交替使用,每月轮换1次。⑦鸡群接种弱毒苗前后3天内停止喷雾消毒,以免降低免疫效果。(7)鸡粪消毒:把从鸡舍清理出来的鸡粪及污染物、垃圾等,在指定场所堆积发酵,可外覆塑料膜以提高发酵效果。对污染重的鸡粪可焚烧或深埋处理。(8)病死鸡消毒:凡鸡场病鸡或不明原因死鸡一律装密闭容器送兽医室剖检后,焚烧深埋或直接加生石灰深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