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

2017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

ID:48372384

大小:2.35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30

2017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_第1页
2017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_第2页
2017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_第3页
2017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_第4页
2017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长春市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卡密封区域内填写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卡。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Fe-56Cu-64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1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羟基的电子式:B.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简式:CH2OC.CH4分子的球棍模型:D

2、.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2.利用二氧化碳废气生产化工产品是解决室温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对用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四种产品(如下图所示)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CO2(g)+C(s)=2CO(g)的△H>0,△S>0B.用聚碳酸酯代替聚乙烯等传统塑料,可消除白色污染C.CO(NH2)2与NH4CNO互为同分异构体,两者化学性质相同D.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3.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能大量共存,当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选项离子组加入试剂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NH4+、Fe2+、

3、SO42-少量Ba(OH)2溶液2NH4++SO42-+Ba2++2OH-=BaSO4↓+2NH3·H2OBNa+、OH-、Cl-少量Mg(HCO3)2溶液Mg2++2HCO3-+4OH-=2H2O+Mg(OH)2↓+2CO32-CK+、NH3·H2O、CO32-通入少量CO22OH-+CO2=CO32-+2H2ODFe2+、NO3-、HSO3-NaHSO4溶液HSO3-+H+=SO2+H2O4.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

4、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D.东晋《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青蒿素的提取过程为化学变化5.有a、b、c、d四种元素,均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a存在a+和a-两种离子,b和c为同一主族元素,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2-和d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c与a形成化合物的稳定性一定为c>bB.a和d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产生气体可以作燃

5、料C.c、a和b可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D.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以为酸性、也可以为碱性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64g,则转移到阴极的电子不一定等于2NAB.1.0L1mol/L的NaOH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NAC.25℃时,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0.1NA个氢氧根离子D.1.2g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0.4NA7.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丁是一种常见气体单质,它们之间具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6、。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若甲为Na,则戊可能是H2OB.若甲为C2H4,则戊可能是O2C.若甲为NO,则戊可能是H2OD.若甲为Cl2,则戊可能是NaOH溶液8.下列有关氨或铵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NH3属于弱电解质B.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C.用盐酸滴定氨水,当溶液呈中性时,c(NH4+)=c(Cl-)D.常温时,0.1mol·L-1NH4Cl溶液加水稀释,的值不变9.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FeS2SO3H2SO4B.NaCl(aq)NaNa2O2C.FeFeSO4(aq)Fe(OH)2Fe2O3D

7、.Fe2O3FeCl3(aq)Fe1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的氢化、乙醇生成乙醛均属于加成反应B.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可以分离出苯,苯是无色无味的液态烃C.蚕丝和人造纤维均为高分子化合物,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别D.石油为烃的混合物,可通过分馏、裂化、裂解等物理变化进行加工综合利用11.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某几种:K+、NH4+、Ba2+、SO42-、I-、AlO2-。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呈无色。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A.K+B.SO42-C.Ba2

8、+D.NH4+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硅酸钠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B.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C.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