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0使用程序说明.doc

5800使用程序说明.doc

ID:48386283

大小:1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5

5800使用程序说明.doc_第1页
5800使用程序说明.doc_第2页
5800使用程序说明.doc_第3页
5800使用程序说明.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5800使用程序说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Fx-5800程序使用说明  本程序为本人自编含正反算、高程、超高、加宽及水准测量一体;可进行路基填挖坡角、高程放样;还可以换算路面各种结构成进行放样。特别是反算可以对任意点进行反算坐标、高程并计算得出坡角,在实际应用中(1人看全站仪,1人拿棱镜,1人打桩)速度达可以让拿棱镜和打桩人员跑起来工作)。其实有了本程序,测量是一件很轻松的工作,如果你还在用传统的程序测量方法,还在为计算标高、换算坡角等天天晚上加班计算后第二天还要移桩,真应该认真看看本程序,它可以让你的测量速度快最少一至两倍以上。一份好的程序必须结合设计施工图进行编程可以让测量达到最快速度,如果有谁想要代编程序请联系:QQ:92863

2、30;以下为某二级公路放样程序使用说明:一、    运行A—XY程序:1、    X1?………………….输入测站点X位标;2、    Y1?………………….输入测站点Y位标;3、    X2?………………….输入后视点X位标;4、    Y2?………………….输入后视点Y位标;5、    Z2?………………….(1)输入测站点Z位标;或(2)输入后视点Z位标6、    A=…………………….显示全站仪对后视的方位角(此时可将全站仪转到5800上显示的方位角并固定好水平位置,按仪器锁定方位角,然后将仪器对准后视点(为了保证更好精度,对准棱镜杆与后视控制点交叉处也可),放开锁定方位角即可进行测量)

3、7、    S=…………………….显示全站仪与后视点水平距离;8、    HS?………………….输入高差:(1)、若Z2?时输入测站点Z,则输入数据0;(2)、      若Z2?时输入后视点Z,则输入全站仪对后视的高差数据;9、    LJG?………………..输入仪器高或棱镜高:(1)、若Z2?时输入测站点Z,则输入仪器仪高;(2)、若Z2?时输入后视点Z,则输入棱镜高;注意:5、8、9三步的关联,否则实测高程计算不对10、    LM?…………………输入路线号(如有匝道等多条线路时选择数据,若只有一条路则按“EXE”进入下一步,即选默认路线)11、    K?…………………输入预测点大概桩

4、号(如测站测K25+200~K25+800,则可输入其桩号之间的数,如K25+300即输入25300即可,此桩号仅用于当数据多时加快后面的计算器运行速度)二、运行A—FY程序(当运行A—XY程序时自动运行,若不换测站点时才能直接运行本程序,即不用输入第一步数据,但换站时必需运行A—XY程序)(一)    、正算放样(即根据已知桩号和边桩距离放样)1、    KX1:AK2:XK3:XY4:SP5:Stop6?…..输入进行测量的方法(输入:1)2、Q?………………….输入测量边桩与路线夹角(默认为90度);3、K?………………….输入放样点桩号;4、B?………………….输入放样点(左、右边桩)

5、距中线距离(左边桩为负数,右边桩为正数,中桩为“0”);5、A=…………………….显示全站仪与放样点的方位角(此时可将全站仪转到5800上显示的方位角进行对放样点方向);6、S=…………………….显示全站仪与放样点水平距离HD;7、CS?………………….输入放样点与测站点的高差VD;8、LJG?………...……..输入放样点的棱镜高;9、PQ  B=……………...显示实测点根据高程计算后需向路内(或外)移动“水平”距离(注:向中线为负值,向路外侧为正值,若为原地面放样还应按此值估算因地面坡度增加的水平距离进行加减);若需移位大应按第13步重测放出真正的填(挖)坡角;10、显示:    a、填

6、方:T=(放样点至路床顶填土高度)、T0=(放样点至路面填土高度)、              SC  B=(按测点高程计算出的距中边距B,左边桩为负数,右边桩为正数);    b、挖方:W=(放样点至路床顶挖土深度)、W0=(放样点至路面挖土深度)、              SC  B=(按测点高程计算出的距中理论边距B,即坡角边距);      11、显示:实测点X、Y坐标;            12、显示:H=(实测点高程)、H0=(设计高程)(中桩为中线高程,边桩为路肩设计高程)、JK=(设计加宽值)      13、重复反回第1步进行重新放样;(若对同一桩号按第9步数据计算需移位

7、较大时,必需对同一桩号按数据移位后重测复核至找到坡角为此,一般重测一次即可)    (注:重测复核时,在输入B值时会显示出SC  B=(按刚测完点移位后的理论宽度)方便输入预测点B值,若地面不平就用SC  B值加(减)上地面坡度造成的水平距离增加)(二)    、反算放样一:(即根据在任意点先测出方位角、距离、高差反算出:路线桩号及填、挖土边桩坡角进行放样)1、    KX1:AK2:XK3:XY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