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走向小康.ppt

第十课走向小康.ppt

ID:48404604

大小:98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1-19

第十课走向小康.ppt_第1页
第十课走向小康.ppt_第2页
第十课走向小康.ppt_第3页
第十课走向小康.ppt_第4页
第十课走向小康.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课走向小康.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课 走向小康你对小康知多少?请用看到的或听到的事实说明小康生活带来的变化衣全国棉纱、棉布产量图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质匮乏,人们只能穿蓝色制服今天,一样的蓝色,不一样的感觉感受小康:食60年代,人们平均2个月才可以领到半斤肉,并且还要凭票供应。(右图)今天,超市出售的方便食品,种类繁多。全国油、肉产品产量图感受小康:住建国以来,城镇建造新房已超过49亿平方米,97年人均居住面积(卧室面积)8.8平方米,农村共建造新房138亿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2.4平方米。今天,很多家庭拥有了宽敞豪华的客厅80年代初

2、,上海的大杂院。感受小康:行1998年和1949年相比,全国铁路通车里程增加了2倍,公路通车里程增长114倍。人多路窄,处处堵车曾是困扰人们的大问题现在,路宽了,车多了,出行不那么难了。感受小康:恩格尔系数生活发展阶段>60%贫困50%—60%温饱40%—50%小康<40%富裕从理性认识小康1、“小康”一词源于哪?最早含义是什么?2、现代意义的小康是谁提出来的?其完善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时间和会议?3、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三步走”的战略是哪三步?4、小康的最低标准是什么?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总体小康)具有什么特点

3、?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现阶段最基本国情是什么?6、我国将在什么时间实现全面小康?全面小康又有什么特点?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什么意义?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意义:将进一步造福十几亿人口,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反思回顾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我国人民生活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说明了什么?)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2、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走向小康一、感受小康(表现:衣、食、住、行)二、解读小康1、

4、小康内涵古代意义:生活较殷实,可以安然渡日的经济状况现代意义:我国人民的生活在温饱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的阶段性标志2、三步走战略:3、现在达到的小康(总体小康)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现状:我国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4、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小康)全面小康的特点:高标准

5、共同富裕、精神文明的建设全面小康的意义:①最早提出“小康”设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B②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的会议是()。A.中共十

6、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六大C③从()年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A.1979 B.2000 C.2003 D.2008B小测试布置作业查资料:2009年我国的人均GDP是多少?美国又是多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