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图形的认识初步.ppt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图形的认识初步.ppt

ID:48408859

大小:812.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1-19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图形的认识初步.ppt_第1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图形的认识初步.ppt_第2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图形的认识初步.ppt_第3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图形的认识初步.ppt_第4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图形的认识初步.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图形的认识初步.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图形的认识初步一、正方体由__个面围成,它们都是___面,有___条棱,共有__个顶点.6平128二、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端点属性表示方法联系直线___无长度,不可度量用_____大写字母表示(射线的表示要注意:顶点字母在前,方向字母在后),直线和线段也可以用_____小写字母表示.射线、线段是_____的一部分射线__个无长度,不可度量线段__个有长度,可度量无12两个一个直线2.相关概念和公理:直线公理经过两点确定_____直线线段公理两点之间_____最短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_____相等线段的点两点间的距离

2、连接两点间的___________一条线段两条线段的长度三、角的相关概念及性质1.角的分类及换算: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0°<α<90°α=____90°<α<_____α=_____α=_____角的换算1周角=__平角=__直角,1°=___,1′=____90°180°180°360°2460′60″2.角的有关概念及性质:角的概念定义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_____组成的图形定义2一条_____绕着它的端点由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射线射线互为余角定义若两个角的和等于90°,则这两个角互余.若一个角为x°,则它的余角是_________.

3、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_____互为补角定义若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则这两个角互补.若一个角为x°,则它的补角是__________.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_____(90-x)°相等(180-x)°相等3.角的四种表示方法:(1)用_____大写的英文字母可表示任何角,表示顶点的字母写在中间.(2)用_____大写的英文字母可表示一个独立的角.(3)用一个___________加弧线表示单独一个角.(4)用一个_______________加弧线表示单独一个角.三个一个阿拉伯数字小写的希腊字母4.比较角的大小的两种方法:(1)度量法:用量角器直

4、接_____.(2)叠合法:在利用叠合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要保证“两重合,一同侧”,即_____顶点,_____边分别重合,另一边落在重合边的___侧.度量两个一条同5.角的平分线:(1)角的平分线是一条_____,而不是直线或_____.(2)角的平分线必须在角的___部,将角分成两个_____的角,否则就不是角平分线.射线线段内相等考点一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典例1】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美”字一面相对面的字是 (  )A.丽B.连C.云D.港【思路点拨】从相对面入手,利用正方体及其平面展开图的特点进行判断.解决此类

5、题型,也可以动手操作,得出答案.【题组过关】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与“你”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  )A.遇B.见C.未D.来考点二直线、射线、线段【典例2】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D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10cm,BC=4cm,则AD的长等于 (  )A.2cmB.3cmC.4cmD.6cm【思路点拨】根据“D是线段AC的中点”可以知道AC=2AD,且AC=AB-BC=6cm,从而求出AD的长.【自主解答】选B.因为D是线段AC的中点,所以AC=2AD.因为AC=AB-BC=6cm,所以AD=3cm.【题组过关】1

6、.如图,田亮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A.垂线段最短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C.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析】选D.∵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线段AB的长小于点A绕点C到点B的长度,∴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方法指导】解决路线最短问题的四个策略一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二是“垂线段最短”;三是“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四是“过其中一点作已知直

7、线的对称点”等方法进行思考.2.如图,点A,B,C是直线l上的三个点,图中共有线段条数是 (  )A.1条B.2条C.3条D.4条【解析】选C.图中线段有:线段AB、线段AC、线段BC,共三条.考点三角的和差、余角补角【考情分析】角的和差、余角补角的层级是理解角、余角、补角的概念,会计算角的和、差.在有些地市中考考查中有所体现,是图形认识初步的一个重要考向,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命题角度1:角的和差计算【典例3】(1)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若∠AOD=20°,则∠BOC的大小为 (  )A.140°B.160°C.170°D.150°(2)

8、计算:50°-15°30′=________.【思路点拨】(1)由∠AOD=20°→求出∠C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