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docx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docx

ID:48428778

大小:13.02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0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docx_第1页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中学时期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状况,寻找探究合适的途径及方法,引导学生养成优良品德,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现在就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谈几点体会。一、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对同一件事,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公平、公正地去对待他们。还要做到熟悉每一个学生,哪些学生

2、是留守儿童?哪些是单亲家庭?哪些曾有先天性疾病?哪些学生有早恋、厌学、懦弱、思想偏激等现象,做到心中有数,实施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切切实实地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学习不是很好,心理素质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学生,更应该时刻关心他们,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促使他们进步。同时,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还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二、培养集体荣誉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由于现在的孩子集体意识较为淡薄,总以自

3、我为中心,缺乏与别人合作及欣赏别人的精神,为此对学生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陶行知说过:“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学生主体意识的思想,主要是通过各种集体活动来实现的。在活动中,调动学生对集体的事情主动参与意识、主人翁的意识,注重让学生从自身的特点出发,积极为集体出力,让他们始终觉得自己是集体的主人,主动关心集体的事情,关心集体的活动,如: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让各类学生都参加,学生献计献策,为班级争光

4、;还可以通过召开一些主题班会,要求学生共同讨论“班会的内容、活动方式以及自己参与的形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参与集体活动产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善于调动大家为集体出主意,为集体出力,为集体的问题分忧,另外,要让集体的每个成员都负有适于他们的具体责任,这样就能够进而形成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学生自觉意识到作为集体成员的尊严和荣耀,从而更加热爱集体,珍惜集体的荣誉,并能推动学生积极向上。三、看准机会,选择最佳时机,进行思想教育1、捕捉学生"闪光点"。对后进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都希望

5、得到班主任的表扬与激励。班主任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后进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是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后进生转化的最佳时机。如去年我班上有一位同学,学习不好,成绩倒数第一,但劳动很积极,不怕脏,不怕累,我并没有因成绩差而打击他,而就多次为班级做贡献的现象进行了表扬,鼓励他在学习上要有信心,每天的点滴进步也是不小的进步,每次我都用欣赏的眼光和他交流,后来他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还主动担任了生活委员职务,干的也很出色,他对家人说只有班主任对他很好。上了初二,他辍学

6、了,每当逢年过节,偶尔能收到他的短信祝福,说难忘恩师的教导。2、选准教育时机。在教育时机未出现时,班主任要耐心等待,当最佳教育时机到来时,要抓住契机进行教育,因为此时教育学生,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四、和谐师生关系,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1、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敢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这必然会妨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几句鼓励的话语,主动与学生

7、多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因此班主任要面带微笑地上每一节课,不在课堂上批评学生,表扬激励的语言不离口。这种做法会使班主任和学生在课堂上关系融洽了。2、遇事要有耐心。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不可能不犯错,犯了错就需要班主任有耐心教育,付出较大的努力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否则就会欲速不达。班主任要研究青年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初中学生比较叛逆,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只有让学生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3、以情感投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班主任

8、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诲。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学生非常需要班主任的爱,班主任只有情感投入,学生才能对教师崇敬、信任和亲近,形成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总之,班主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