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章末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

2020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章末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

ID:48452885

大小:372.7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1-30

2020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章末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2020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章末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2020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章末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2020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章末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2020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章末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章末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章 章末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答案 C解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均证明了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C正确。2.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A.R型菌与S型菌DNA混合后,转化成的S型菌不能产生S型菌后代B.用S型菌DNA与活R型菌混合后,可能

2、培养出S型菌和R型菌C.用DNA酶处理S型菌DNA后与活R型菌混合,可培养出S型菌和R型菌D.格里菲思用活R型菌与死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可导致小鼠死亡,这就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答案 B解析 R型菌与S型菌DNA混合后,转化的S型菌可以遗传,A错误;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是转化因子,能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所以用S型菌DNA与活R型菌混合后,可能培养出S型菌和R型菌,B正确;用DNA酶处理S型菌DNA后,DNA水解,与活R型菌混合,不能培养出S型菌,C错误;格里菲思用活R型菌与死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3、,可导致小鼠死亡,只能证明S型菌体内存在转化因子,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3.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实验设计思路最关键的是(  )A.区分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B.提取大肠杆菌的DNAC.提取T2噬菌体的蛋白质D.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D解析 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实验设计思路最关键的是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4.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噬菌体直

4、接接种在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可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B.与被标记的噬菌体混合的细菌也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C.实验一中,培养时间过短会影响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D.实验一中,搅拌不充分会影响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答案 D解析 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只能在宿主细胞中生存和繁殖,所以不能将噬菌体直接接种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A错误;与被标记的噬菌体混合的细菌不能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B错误;实验一中,培养时间过短不会影响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而搅拌不充分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降低,C错误,D正确。5.以含(NH

5、4)SO4、KHPO4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向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接种32P标记的T2噬菌体(S元素为32S),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选项放射性S元素P元素A全部无全部32S全部31PB全部有全部35S多数32P,少数31PC少数有全部32S少数32P,多数31PD全部有全部35S少数32P,多数31P答案 D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中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只含35S。由

6、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子代噬菌体均含有31P,只有少数含有32P,D正确。6.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C.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D.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答案 D解析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S型细菌中的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就可以证明何

7、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该实验中没有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这样就可以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同时,他们的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7.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的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以自身的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C.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5S标记噬菌体D.若用32P对噬菌

8、体双链DNA进行标记,让其侵染大肠杆菌后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答案 D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即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的,A正确;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因此,除模板由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