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5章力与平衡第2节力的分解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docx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5章力与平衡第2节力的分解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docx

ID:48471443

大小:661.4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03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5章力与平衡第2节力的分解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5章力与平衡第2节力的分解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5章力与平衡第2节力的分解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5章力与平衡第2节力的分解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5章力与平衡第2节力的分解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力的分解一、选择题1.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时候,正确的是(  )A.一个分力变大,另一个分力一定变小B.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变大C.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这个力的一半D.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大于这个力的2倍解析:若两分力F1,F2反向,一个分力变大则另一个分力也变大,且有可能同时大于2F合,故A、B、D错;因F合≤F1+F2,故C对.答案:C2.将一个竖直向下的8N的力分解为两个力,其中一个分力方向水平,大小为6N,那么另一个分力大小为(  )A.10N   B.8NC.6ND.2N解析:以F=8N为对角线,以F1=6N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勾股定理知F2=10N

2、.故只有A正确.答案:A3.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如图,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C.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D.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解析:如图所示,重力G产生的效果是使物体下滑的分力F1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F2,则F1=Gsinθ,F2=Gcosθ.倾角θ减小,F1减小,F2增大,高大的桥造很长的引桥主要目的是减小桥面的坡度,即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可使行车安全,故D正确,A、B、C错误.答案:D4.在已知的一个力的分解中,下列情况具有唯一解的是(  )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并且不

3、在同一直线上B.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D.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解析:已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然后结合选项中的条件,看能否作出一个唯一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如果能,则解唯一,反之,则解不唯一.答案:AB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以一定初速度v沿粗糙斜面上滑,物体A在上滑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A.向上的冲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B.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C.重力、对斜面的正压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D.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解析:冲力没有施力物体是不存在的;“下滑力”是一种错误说法,上滑过程中A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沿

4、斜面向下的摩擦力三个力作用,故D正确.答案:D6.如图所示,在用轻杆制作的三角形支架的B点悬挂一个重为150N的重物G.已知:AB∶BC∶AC=5∶4∶3,则横梁BC和斜梁AB所受的力的大小分别为(  )A.200N 250NB.150N 250NC.250N 200ND.200N 300N解析:重力产生效果分解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知α=37°,则横梁BC所受力的大小F1==150×N=200N,斜梁AB所受的力的大小F2==N=250N,故A正确.答案:A7.如图所示,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O点,运动员的质量为60kg,运动员双臂所能承受的拉力

5、不能超过540N.此时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岩壁夹角为53°,则此时行囊的质量不能超过(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O,g取10m/s2,sin53°=0.8,cos53°=0.6)(  )A.60kgB.50kgC.40kgD.30kg解析:运动员和行囊的重力可分解为沿手臂的分力F和沿身体的分力N,如图所示,F=(m1+m2)gcos53°,其中m1=60kg,F=540N,解得m2=30kg,故D正确.答案:D8.如图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壁AC和木板BC之间,不计摩擦.设球对墙壁的压力大小为F1,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F2,现将木板BC缓慢转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  )A.F1、F2都减小B.

6、F1增加、F2减小C.F1减小、F2增加D.F1、F2都增大解析:解法一 球重力可分解为与接触面垂直的两个分力如图,由图甲可得F1=Gcotα,F2=G/sinα,故木板BC转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α增大,F1、F2均减小,A正确.解法二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作力的平行四边形OF1GF2如图乙所示,当板转动后再以重力为对角线作平行四边形OF1′GF2′,由图示可知F1、F2减小,A正确.答案:A9.(选做题)一个已知力F=20N,把F分解为F1和F2两个分力,已知分力F1与F夹角为30°,则F2的大小不可能是(  )A.小于10NB.等于10NC.大于20ND.等于20N解析:如图所示,作出力F=2

7、0N的示意图和分力F1的方向,从F的末端作OA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即为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F2min.由几何关系可得F2min=Fsin30°=10N,故F2≥10N,B、C、D可能、A不可能.答案:A二、非选择题10.如图所示,汽车对剪式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4N,当千斤顶的两臂间夹角为120°时,求两臂受到的压力为多大?解析:汽车对千斤顶竖直向下的压力产生的效果是:对千斤顶的两臂产生压力,即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