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归纳.doc

精心整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归纳.doc

ID:48484501

大小:60.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2-04

精心整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归纳.doc_第1页
精心整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归纳.doc_第2页
精心整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归纳.doc_第3页
精心整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归纳.doc_第4页
精心整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归纳.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心整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归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专注.  八上期末《文言文总复习》《桃花源记》  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古今异义】 [鲜美]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交通]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古

2、: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  【词类活用】  [异]感到诧异。[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尽]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word完美格式..专业.专注.  [要]通“邀”,邀请。  【成语】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

3、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1理解探究  (一)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

4、秦时乱。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3.“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word完美格式..专业.专注.  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初极狭,才通人。  5.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5、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自然环境: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

6、”的原因是什么?  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word完美格式..专业.专注.  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

7、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16.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  (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1迁移拓展  1.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  豁然开朗。  2.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

8、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爱莲说》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词类活用  【蔓】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