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版)《国宝— —大熊猫》教学设计2-1.doc

(2017年春季版)《国宝— —大熊猫》教学设计2-1.doc

ID:48500231

大小:4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05

(2017年春季版)《国宝— —大熊猫》教学设计2-1.doc_第1页
(2017年春季版)《国宝— —大熊猫》教学设计2-1.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7年春季版)《国宝— —大熊猫》教学设计2-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和特殊价值。2、感受本文形象生动的说明特点。3、强化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2、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3、理解拟人的手法和形容词的运用。课前准备1、在学生预习基础上,读课文,写生字词。2、学生自读课文,预习讨论题。3、介绍大熊猫的图片。4、制作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熊猫的图片(二)预习课文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课文。3、熟读课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

2、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4、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5、编写课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1)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l至5段):说明大熊猫在外国“贵宾”待遇和人见人爱的特点,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第二部分(第6至16段),介绍大熊猫、体态可爱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以及野生大熊猫数量极少、濒临灭绝的处境。第一层(第6段至7段)从体态、毛色和长相、神态的角度描写大熊猫的可爱形象和国外受到的欢迎。第二层(第8段),简要说明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不习惯于人工饲养的原因。这是

3、一个过渡段。第三层(第9至13段),具体说明我国野生的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活动范围。第四层(第14至16段),介绍大熊猫的繁殖情况。第三部分(第17、18段),介绍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说明它是“活化石”。(三)课文说明顺序从全文看,文章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组织材料。文章开始先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暗扣说明中心,然后依次从“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三方面说明它珍贵的原因,篇末直接

4、点明说明中心。从第二部分和文章的第三部分看,文章在介绍大熊猫作为一般动物的概念,介绍了大熊猫生活习惯和繁殖情况之后,又特别介绍了大熊猫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的价值是为一般到特殊的介绍方法。就文章的第三部分看,在介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食性特点、活动范围和繁殖困难等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后,指出它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必须加以保护,这又是由因到果。(四)阅读提示,小组讨论1、本文1-7段主要是说明大熊猫的什么特点?2、哪些段落介绍了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3、大熊猫具有怎样的珍贵科学价值?4、读完此文

5、,你认为大熊猫能否成功繁衍生存下去?从文中看有哪些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五)感悟课文,理解吸收1、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2、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对课文做补充,比一比:哪一组又多又详细。3、查找我国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联系课文,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建立保护区的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