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海淀零模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2015年海淀零模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ID:48500553

大小:31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2-05

2015年海淀零模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2015年海淀零模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2015年海淀零模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2015年海淀零模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2015年海淀零模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海淀零模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物理部分2015-3-13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增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C.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只有热传递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14.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主研究、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它为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秦山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A.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放出的能量C.重核裂变放出的

2、能量D.轻核聚变放出的能量15.关于光学现象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X光机透视人体是利用光电效应现象B.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16.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也是传递能量的过程B.机械波的频率与波源振动的频率无关C.机械波不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D.机械波能在真空中传播17.发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是将卫星以一定的速度送入预定轨道。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场一般尽可能建在纬度较低的位置,这样做的主要理由是

3、在该位置10V8V6VACBA.地球对卫星的引力较大B.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C.重力加速度较大D.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18.图中虚线所示为某一静电场的等势面。一点电荷仅在静电力作用下先后经过A、B、C三点,在经过A、C点时,其动能分别为5eV和25eV。当这一点电荷经过到B点时,其动能应为P0P0'P1'P1P2P2'P4'P3P4P3'P5P5'ABOdA.10eVB.15eVC.40eVD.55eV7乙乙乙19.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A是一块水平放置的平板,其上有一组平行插槽(如图中P0P0'、P1P1'、P2P2'

4、、…),槽间距离均为d。将P0P0'置于斜槽末端的正下方,把贴有复写纸和白纸的平板B垂直插入P1P1'槽内,使小球从斜槽某一位置O无初速度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沿垂直P1P1'方向撞倒B板的白纸上并留下痕迹点1。之后将B板依次插入P2P2'、P3P3'插槽内,并分别向纸面内侧平移距离d和2d,让小球仍然从位置O无初速度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沿垂直P1P1'方向撞倒B板的白纸上并依次留下痕迹点2和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B板白纸上留下的痕迹点1、2、3排成一条竖直的直线B.在B板白纸上留下的痕迹点1、2之间和2、

5、3之间的竖直距离相等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每经过相等时间,其动能改变量的大小相等D.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每经过相等时间,其动量改变量的大小相等图3AOA'20.如图所示,一均匀带正电绝缘细圆环水平固定,环心为O点。带正电的小球从O点正上方的A点由静止释放,穿过圆环中心O,并通过关于O与A点对称的A′点。取O点为重力势能零点。关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a、重力势能EpG、机械能E、电势能EpE随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A到O的过程中a一定先增大后减小,从O到A'的过程中a一定先减小后增大B.从A到O的

6、过程中EpG小于零,从O到A'的过程中EpG大于零C.从A到O的过程中E随位移增大均匀减小,从O到A'的过程中E随位移增大均匀增大D.从A到O的过程中Ep电随位移增大非均匀增大,从O到A'的过程中Ep电随位移增大非均匀减小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0分)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21.(18分)(1)如图1所示,在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先在白纸上放好截面是正三角形ABC的三棱镜,并确定AB和AC界面的位置。然后在棱镜的左侧画出一条直线,并在线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再从棱镜的右侧观察P1和P2的像。此后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选填

7、选项前的字母)A.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2的像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C.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的像D.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图1P1P2P3P4BAC正确完成上述操作后,在纸上标出大头针P3、P4的位置(图中已标出)。为测量该种玻璃的折射率,两位同学分别用圆规及刻度尺作出了完整光路和若干辅助线,如图甲、乙所示。在图2中能够仅通过测量ED、FG的长度便可正确计算出折射率的是图(选填“甲”或“乙”),所测玻璃折射率的表达式n=(用代表线段长度的字母ED、FG表示)。图2BACDEGFO甲BA

8、CDEGO乙F7纸带打点计时器图3若干配重片垫木(2)甲、乙两位同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使用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他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