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弄》教案 (2).doc

《梅花三弄》教案 (2).doc

ID:48506536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06

《梅花三弄》教案  (2).doc_第1页
《梅花三弄》教案  (2).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梅花三弄》教案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梅花三弄》教案教学内容:1、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2、认识古琴。教学目标:1、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2、认识古琴,感受古琴古朴、深远的音色。3、分辨乐曲中主题的三次变化。4、结合歌颂梅花的诗词,理解音乐所塑造的梅花的坚强性格。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遥知不是雪,味有暗香来。”写的是什么花吗?(学生回答)师:那你们能说一说梅花有什么特点吗?比如它的形状,生长情况等。(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2、引入乐曲,并介绍古琴师:在我国:“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可见这些花已经

2、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们已经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梅花的乐曲。这是一首古琴曲,叫《梅花三弄》。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古琴这种中国传统乐器,它是什么样子的,音乐有什么特点。介绍: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一般厚约二寸。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

3、足。3、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1)、听赏全曲。2)、简介: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3)、再次听赏,分析乐曲。全曲共有十段,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六段,主要采用循环

4、再现的手法,即以"三弄"为核心的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后四段,音乐的发展侧重于此。全曲通过这样两个部分并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梅花在静与动两种状态中的优美形象。4)、分段细听。乐曲第一小段是全曲的引子,音调亲切优美,音色浑厚明亮,节奏平稳舒缓,与后面的跌宕起伏形成生动鲜明的对比。一弄,静夜明月之下的梅花,一朵朵,一瓣瓣,晶莹剔透,仿佛是对梅花的赞颂。随后,节奏的变化使旋律富于推动力,似乎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动起来。二弄,风雪鼓荡,梅花飘遥,初显傲雪身姿。三弄,风吹雪压,梅自傲立……这段优美流畅的曲调在这部分

5、三次循环出现,它形象地表现了梅花恬静端庄、晶莹剔透的神态,而这一主题旋律的三次出现,都是用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我国古琴以拥有众多的泛音而著称,十三个琴徽是泛音所在的标志,七根弦上则相应有九十一个泛音,其中包括对称重复的泛音在内。这段曲调在不同徽位上的演奏,其泛音色彩也有着微妙的变化,有着非常细腻的音乐意境。曲调的三次出现,类似古代诗词的反复吟咏,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乐曲的第二部分开辟了另一种境界。它运用一系列的快节奏,表现出风雪交攻的气氛,用富于动态的画面,来衬托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4、总结这节课我们

6、又欣赏和学习了一首中国传统乐曲,希望大家能从中认识到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也能够用心去体会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音乐精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