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罗蓉华23.docx

中罗蓉华23.docx

ID:48526274

大小:1.88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2-25

中罗蓉华23.docx_第1页
中罗蓉华23.docx_第2页
中罗蓉华23.docx_第3页
中罗蓉华23.docx_第4页
中罗蓉华23.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罗蓉华23.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通史 弥补时空断点 通史线索历史特征古代农业(1)耕作方式、耕作技术不断进步(2)生产工具不断更新(1)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2)土地制度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考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课标提示】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耕作方式的演进与影响(1)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时间表 现原始社会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采用铁犁牛耕的方式汉代牛耕普及全国,铁农具数量超过前代;出现曲柄锄、大镰和耧车。东汉出现一牛挽犁唐代出现曲辕犁,古代农耕技术成熟(2)影

2、响2.贫者无立锥之地(1)土地制度的演变(2)土地兼并①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②表现: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土地高度集中。③危害: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导致了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④对策3.沉重的赋税和力役(1)农民负担(2)影响4.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文献《河渠书》《沟洫志》等水利工程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两汉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王景成功治理黄河灌溉工具隋唐五代北方:立井水车;长江流域:高转筒车宋代水转翻车明清风力水车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可归纳为一、二、三一种经济成分:小农经济。两大土地制度: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三大

3、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1.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1)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形式,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2)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其生产不以交换为目的,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就等于自然经济。2.均田制是否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均田制是政府把掌握的无主土地或荒地分给农民,其目的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维护统治,并不否定或改变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的社会现实。均田制并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重难点一 古代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特点及评价1.条件(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原始阶段的刀耕火种(集体耕作)到春秋战国的

4、铁犁牛耕(个体农耕)的变化。(2)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3)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2.特点(1)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3)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4)脆弱性: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及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等特点。【史料印证】3.评价(1)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其发展状况关

5、系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古代政权的的安危;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重难点二 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1.沿革:氏族土地公有制(原始社会)→贵族土地国有制即井田制(奴隶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社会)。2.规律:土地所有制是经济基础的核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形式;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是土地兼并的根源;土地制度的调整和变革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的调整。【史料印证】1.识图图 农田灌溉工具:戽斗和翻车思考:说一说图片所展示的灌溉工具的功能和发展趋势。提示:功能:从低处往高处提水灌溉,有抗旱、排涝双重功能。趋势:技术不断创新,效率大幅度提高,动力不断改进。 影响小农经济发

6、展的因素(1)生产力因素: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2)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等。(3)政府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4)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5)严重的自然灾害。,  热点材料: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

7、,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思考:如今国家重视农业发展的措施有何新特点?提示:(1)重农与发展农业科技相结合,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2)重农与重视商业发展相结合;(3)重视农业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相统一;(4)重农与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建立和谐社会相统一。高考考什么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高考考过什么◆2012江苏单科:官营手工业的生产特征◆2011安徽文综:古代农业的特征◆2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