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要.doc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要.doc

ID:48528438

大小:5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2-25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要.doc_第1页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要.doc_第2页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要.doc_第3页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要.doc_第4页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要上海市思南路幼儿园第一部分——专题讲座教育,从辨别儿童的需要开始我们每天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孩子,每天面对着孩子各种各样的言行。是否想过如何寻找对孩子行为的恰当解释?如何从孩子的言行中辨别他们真实的需要?什么是儿童需要?什么是儿童需要?需要是儿童所有言行的基本动力,也是促进其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力源泉。儿童的发展是在天性的基础上展开的,更倾向于遵循自身内在的发展逻辑性和规律性。儿童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多样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甚至在不同的时刻,需要都是不同的;儿童需要的产生、满足与发展,不仅受个体内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且

2、与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受环境变化的制约和影响儿童行为背后的真实需要?(一)儿童有哪些需要?幼儿园教育从辨别儿童需要开始,只有了解和尊重儿童的需要,将“满足儿童的需要”作为引导儿童发展的教育切入口,才可能激发儿童的内在动力。范文.日常生活中食住排泄的需要自然空间的需要直觉动作的需要宣泄、玩耍的需要依恋的需要避害的需要用避辱的需要秩序的需要儿童认知性发展需要儿童社会性发展需要(二)对儿童行为的合理解释?儿童的需要是合理的,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研究儿童的言行来辨别儿童行为背后真实的“需要”。秩序的需要刚入园的第一周,贝贝在妈妈的陪同下,愉快

3、地在幼儿园玩到10:30回家,妈妈给她吃些小点心;第二周开始,妈妈不再陪伴,贝贝也能够愉快地活动,可到了10:30,贝贝又开始哭着要回家了,老师给贝贝递上小点心,并轻轻告诉她小朋友都在吃小点心了,贝贝就安静下来了。认知性发展需要:感官发展的需要——观察示例1●融融最喜欢玩汽车,拿起小汽车沿着地板的缝线边爬边推着车子,选择凹凸不平的空地,在遇凹处时,边玩边伴随语言:“嘟嘟,吧吧,倒车,倒车!”范文.一直从教室的墙面到橱柜面,甚至延伸到了走廊外面,可以反复玩很长时间。社会性发展需要:合作的需要——观察示例1●三个小班的孩子在学习区域内玩老师做

4、成的软体蔬果,平平拉开“玉米”的拉练发现了里面的玉米棒,红红拉开“豆荚”发现里面的三粒豆宝宝……孩子们一边操作一边喃喃自语,互不影响,平平模仿说:“我吃玉米了。”红红听见,望着他说:“我也有豆豆。”然后又各自玩了起来。第二部分——案例分析解读儿童行为,分析活动需要“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要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确立满足儿童需要的价值观确“思优”教育观:教育,从辨别儿童的需要开始“思优”儿童观:儿童的需要是合理的,儿童的需要是要发展

5、的“思优”课程观:范文.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科学有序地实施教育儿童需要与适应性行为满足儿童的需要,其基础在于寻找“儿童天性”和“教育目的”之间的平衡点。“满足儿童需要”对儿童的适应性行为有着显著影响。教育提示:午餐是儿童在园生活的一部分,进餐的环境、同伴、对餐具的喜好、进餐方式等都影响着儿童对集体共同进餐的感受。为儿童创设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条件,让他们能在进餐中满足陪伴与分享独立的需要,发自内心地期待与好朋友结伴。进餐不再枯燥,也给了儿童按照自己方式进餐的空间,享用午餐成了他们期盼的“活动”。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需要,创设可选择的物化环境,发挥

6、儿童对自身发展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做出选择,不仅意味着要给每一个儿童满足需要的均等选择机会,更意味着追求每一个儿童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教育提示:儿童的“专注”状态不是仅仅根据不说话、安静地坐着、机械地重复某一动作等表象就能判定的,而是要从儿童由内而外产生的言语和表情来判断其是否有明确的目的;不是单调重复而是经过认真努力。“专注”体现了活动对儿童的吸引,是活动的价值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被内化的过程。促进“专注”范文.的活动环境也是提高活动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儿童专注并持续活动时间较长的活动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这些活动是由儿童所能看到的事物构成的

7、、能使儿童产生活动、表现活动行为。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情境性具有以下特性:即使没有来自周围的帮助和建议,儿童也能够寻找达到目标的方法,从而使活动进行下去。教育提示:教师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天性,智慧加入“神秘感”,用环境创设一步步引导、培养儿童去观察、发现、体验、行动,既尊重了儿童的天性,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需要,促进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行为,也使儿童的需要转化成更高级的认知活动,实现了教育促进发展的根本目标。关注儿童行为,提高保教活动质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

8、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观察儿童行为的实践提示关注儿童行为变化与成长历程教师对儿童长期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