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航海学2教(学)案_测天定位.doc

集美大学航海学2教(学)案_测天定位.doc

ID:48530010

大小:431.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2-25

集美大学航海学2教(学)案_测天定位.doc_第1页
集美大学航海学2教(学)案_测天定位.doc_第2页
集美大学航海学2教(学)案_测天定位.doc_第3页
集美大学航海学2教(学)案_测天定位.doc_第4页
集美大学航海学2教(学)案_测天定位.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美大学航海学2教(学)案_测天定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专注第七章观测天体定位在航海实践中,至少需要两条或两条以上交角合适的、对应于同一时刻的船位线相交才能确定船舶所在的位置。本章将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天文定法方法。海上测天定位主要包括白昼采用太阳移线定位,低纬度海区太阳特大高度定位,“同时”观测太阳、金星定位和晨昏采用星体定位。第一节观测太阳移线定位白昼通常只能观测到太阳,在观测一次太阳求得一条太阳船位线之后,间隔一段合适时间再观测一次,求得另一条太阳船位线,然后进行移线定位,这种定位方法称为太阳移线定位。一、太阳移线定位的条件太阳移线定位的精度主要与两次观测的

2、时间间隔有关。由航迹推算原理可知:两次观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转移船位线所带来的航向、航程的推算误差就越小。同时由船位误差理论可知:用两条船位线定位,两船位线的交角应在30°~90°范围之内,以趋近90°为最佳,太阳方位要变化到如此大小,一般又需较长时间,这是一对矛盾。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次观测的时间过短,尽管减小了推算误差,但是太阳方位变化太小,使两条船位线交角小于30°。相反,如果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过长,虽然太阳方位变化较大,可使两船位线的交角达90°,但是转移船位线的推算误差也随之积累增大。为兼顾这两方面的要

3、求,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一般约为1h~2h,太阳方位变化约30°~50°,以不小于30°为宜。二、太阳移线定位的有利时机太阳在中天前后其方位变化较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太阳方位变化就可超过30°。因此,太阳中天前后一段时间是观测太阳移线定位的有利时机。在航海实践中,一般常采用太阳中天前和中天时各观测一次,移线求出中天或正午船位。也有采用测量中天前、中天、中天后的太阳高度进行多次移线定位的情况。在低纬海区内,当太阳中天高度很高(达88°左右)时,从日出到中天前和中天后至日没,太阳方位变化非常缓慢,有时太阳方位变化30°

4、左右,往往就要等待4-5小时之久,从而使太阳移线定位失去意义。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太阳中天前后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之内,太阳方位变化就可达30°以上。因此,就可在短时间内,测得2~3.学习参考.专业.专注条太阳船位线求出观测船位(见太阳特大高度定位)。三、移线定位方法1.直接平移天文船位线法在海图作业中,天文船位线用“”表示,转移天文船位线用“”表示,天文观测船位用“”表示。(1)两次观测间无转向的移线定位方法如图4-7-1所示,c1为第一次观测时ZT1的推算船位,c2为第二次观测时ZT2的推算船位,计划航向CA

5、,航速V,ΔT和S分别为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和航程。太阳船位线I-I应沿CA方向平移,距离等于S,得转移船位线I′-I′。(2)两次观测间有转向的移线定位方法如图4-7-2所示,S′是两次观测的推算船位C1和C2之间的直线距离,太阳船位线I-I应沿C1C2方向平移,距离等于S′,得转移船位线I¢-I¢。图6×6cm图6×6cm图4-7-1图4-7-22.转移作图点(计算点)法如果需要直接画出转移船位线或者船位线与计划航线CA接近平行时,均可采用转移作图点法来作转移船位线。该法可分为作图转移法和计算转移法。(1)作图

6、转移法由要转移的作图点起,按两次观测间的航向CA和航程S在海图上直接转移作图点,得转移终点后,过该点按原来的Ac和Dh画船位线,即是转移船位线。(2)计算转移法根据要转移的作图点的坐标(,)和两次观测之间的航向CA和航程S用计算方法求得转移终点的坐标(,),在海图上标出该点,过该点按原来的Ac和Dh画船位线,即是转移船位线。转移终点坐标(,)的计算公式如下:移线航程=·(T2-T1)h纬差=cosCA.学习参考.专业.专注=+=+经差=sinCA/cos(+)sinCA/cos转移终点坐标采用上述公式计算时,北纬

7、、东经为“+”;南纬、西经为“-”。太阳移线定位一般间隔1h~2h。如果航速较高,在海图或空白纸上采用较大比例尺时,作长距离移线不方便,这时采用上述方法较为有利。例4-7-11996年9月7日,ZT1050,jc35°07'.0N,λc122°11'.0E,计划航向CA012°,航速V12',测得太阳下边沿六分仪高度hs57°42'.9,CT'02h54m10s,WT35s,CE03m22s(快),(I+s)+1'.6,e16.0m,求ZT1050的太阳船位线.船舶继续航行,预求中天区时ZT,中天时向南测得太阳下

8、边沿六分仪高度Hs60°29'.2,求中天观测船位。解:jc35-07’.0Nλc122-11’.0ESMT10-507/9hs57-42.9ZD-08-00i+s1.6GMT‘02-507/9d-7.1c+15.4CT02-54-107/9ht57-52.8WT-35hc57-51.7CE-03-32Dh+1.1GMT02-50―137/9GHA‘210-29.8De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