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教案:§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doc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教案:§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doc

ID:48531726

大小:20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5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教案:§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doc_第1页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教案:§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doc_第2页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教案:§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doc_第3页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教案:§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教案:§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典小初高讲义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实例推导对数的运算性质,准确地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进行运算,求值、化简,并掌握化简求值的技能.②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解决有关问题.③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科学分析问题的精神和态度.2.过程与方法①让学生经历并推理出对数的运算性质.②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的知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感觉对数运算性质的重要性,增加学生的成功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数运算的性质与对数知识的应用难点:正确使用对数的运算性质三.学法和教学用具学法:学生自主推理、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

2、教学目标.教学用具:投影仪四.教学过程1.设置情境复习:对数的定义及对数恒等式(>0,且≠1,N>0),指数的运算性质.2.讲授新课探究:在上课中,我们知道,对数式可看作指数运算的逆运算,你能从指数与对数的关系以及指数运算性质,得出相应的对数运算性质吗?如我们知道,那如何表示,能用对数式运算吗?如:于是由对数的定义得到即:同底对数相加,底数不变,真数相乘提问:你能根据指数的性质按照以上的方法推出对数的其它性质吗?小初高优秀教案经典小初高讲义(让学生探究,讨论)如果>0且≠1,M>0,N>0,那么:(1)(2)(3)证明:(1)令则:又由即:(3)即当=0时,显然成立.提问:1.在上面的

3、式子中,为什么要规定>0,且≠1,M>0,N>0?1.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表述出以上三个等式吗?例题:1.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正确,>0且≠1,>0且≠1,>0,>,则有(1)(2)(3)(4)小初高优秀教案经典小初高讲义(5)(6)(7)例2:用,,表示出(1)(2)小题,并求出(3)、(4)小题的值.(1)(2)(3)(4)分析:利用对数运算性质直接计算:(1)(2)=(3)(4)点评:此题关键是要记住对数运算性质的形式,要求学生不要记住公式.让学生完成P68练习的第1,2,3题提出问题:你能根据对数的定义推导出下面的换底公式吗?>0,且≠1,>0,且≠1,>0先让学生自己探究讨论,教

4、师巡视,最后投影出证明过程.设且即:所以:小结:以上这个式子换底公式,换的底C只要满足C>0且C≠1就行了,除此之外,对C再也没有什么特定的要求.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换底公式吗?小初高优秀教案经典小初高讲义说明:我们使用的计算器中,“”通常是常用对数.因此,要使用计算器对数,一定要先用换底公式转化为常用对数.如:即计算的值的按键顺序为:“”→“3”→“÷”→“”→“2”→“=”再如:在前面要求我国人口达到18亿的年份,就是要计算所以=练习:P68练习4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P66~P67的例5,例6的题目,教师点拨.3、归纳小结(1)学习归纳本节(2)你认为学习对数有什么意义?大家议

5、论.4、作业(1)书面作业:P74 习题2.2  第3、4题P75  第11、12题2、思考:(1)证明和应用对数运算性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小初高优秀教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