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21与朱元思书教案.doc

八下21与朱元思书教案.doc

ID:48532919

大小:3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5

八下21与朱元思书教案.doc_第1页
八下21与朱元思书教案.doc_第2页
八下21与朱元思书教案.doc_第3页
八下21与朱元思书教案.doc_第4页
八下21与朱元思书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下21与朱元思书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1.与朱元思书吴均泸县天兴镇一心学校授课教师:钟帮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朗读课文,积累和掌握文言词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能力目标:理清文章结构,感受作者笔下“奇山”和“异水”。3.情感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领会作者热爱自然、鄙弃名利的高洁志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文中描写山水的优美语言,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语:泸县是一座新崛起的县城,泸县人民提出了打造一个文化旅游新县的口号。那泸县有哪些旅游景点呢?现在老师想

2、让同学们来当一回导游,用一两句来给大家描绘一下吧!(谁最先来给大家介绍)(1)有鬼斧神工的龙脑桥;有山幽石奇的玉蟾山;还有山清水秀的玉龙湖;高山与深谷相间的道林沟等。2.导入课题:自然美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祖国的名山大川非常之多。今天,我们将随着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到浙江的富春江去看一看,又有什么美丽的山光水色呢?二、解题、简介作者1.解题:与和书是什么意思?抽问引出虽是信,却是一篇山水小品。2.作者: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体”。能以姓名来命名,可见他的文辞功底之了得。三、朗读课文,读懂文意(一)诵读课文1.师:

3、学习古文首先要求会读,下面老师先挑战一下自我,毛遂自荐给大家读一遍好吗?同学们注意听准注音和节奏,感悟语速。2.我们来看这课的生字,齐读一下同学们读得很认真3.朗读指导:我们再来看一看节奏:这篇文章句式整齐,四字句居多,二二拍来读。语速:应慢一些,读出韵味。4.现在同学们也来勇敢地挑战一下,给大家做一个朗读示范。谁来?现在我想抽一位同学展示读一下。没有人举手,大家推荐5.大家一起朗读文章,注意把握好节奏,读出美感。(二)疏通文意1.同学们能读课文了。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的字词(我们以抢答的形式,看谁对字词掌握得最好。

4、)(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青白色(大家想象一下,青白颜色是什么样子的?)(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超过。飞奔的马(动词作名词讲)(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密而绿,让人看了有寒意(我们不能望文生义,就是指寒冷的,它不强调寒冷,而是强调树长得密而绿。)第二张幻灯(5)互相轩邈向高远处伸展(形容词当动词讲)2.翻译句子(先同桌探讨,再抽生说)三、赏析品味景美我们初读了文意,如果我们再深入去读,更能体会到富春江的美景,读出许多的韵味来,那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吧(一)明结构之妙1.天公作美,导游吴均给我们选择了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

5、去游览富春江。文中是哪一句呢?幻灯7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真是天高云淡、出去游览的好天气)2.那富春江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板书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总领全篇。对富春江迷人的景色作了的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下面就分别写了“水”“山”。全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总分,结构清晰,脉络分明。(二)我们一起来欣赏水的奇异,我们分小组合作探究:分组1.小组合作探究:(1)朗读:找出文中描写“水”的语句读一读。(2)品悟:富春江的水有什么奇异之处?你觉得这一段哪个地方写得很好?分享一下你的赏析(抓住特点、

6、修辞、写法、自己的感受等)。选定句子后,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在脑海里把文字变成画面吧!①抓住其“缥碧”的特点,运用夸张,千丈都可以一眼见底,写出水碧绿清澈的美②这水仿佛是透明的,连游鱼、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看得清清楚楚。侧面描写③老师也喜欢这一句。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写水汹涌奔腾的动态美:(串讲:《三峡》一课也有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样的描写,给我们讲展示了两种情况的水,一种是碧绿清澈的静态美,一种是气势磅礴的动态美。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突出地表现了一个“

7、异”字。富春江水的清澈,使人的心灵仿佛也变得透明而无杂质了。富春江水的汹涌急流,不得不让人的心情随之澎湃!2.个性朗读,读出自我师:我想送给你们一个展示美的机会!请同学们各自选择一个美句用这样的句式读出来!(屏显句式:这里的水真(形容词)啊!你看。(原句)(三)赏山之“奇”师:领略了江水之异,我们再一起去看“山”。我们来开展第二个小组探究活动,叫做“山林寻美”。大家四人一小组结伴而行。屏显:1.观景(山):作者从哪些方面展现山的奇特(山的_____)2.品文: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奇山的“奇”呢?(品字词、赏修辞、析写

8、法)师:你们在山林中有哪些收获呢?1.山高树奇:山高树也长得苍翠,以树长得苍翠就衬托了山之高。山势(势态)奇特: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不但写出了山的高、险。争着向上,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直插云天。山本来是静止的,但这些词句,山就好像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生命力,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以动写静,写出了山的势态。齐读2.以动写静(拟人):串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