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帝国汽车轮胎基本知识及标识解读.doc

黑色帝国汽车轮胎基本知识及标识解读.doc

ID:48543774

大小:2.88 MB

页数:44页

时间:2020-01-27

黑色帝国汽车轮胎基本知识及标识解读.doc_第1页
黑色帝国汽车轮胎基本知识及标识解读.doc_第2页
黑色帝国汽车轮胎基本知识及标识解读.doc_第3页
黑色帝国汽车轮胎基本知识及标识解读.doc_第4页
黑色帝国汽车轮胎基本知识及标识解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色帝国汽车轮胎基本知识及标识解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黑色帝国汽车轮胎基本知识及标识解读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轮胎其实就是个高压空气容器,内部充满高压气体,利用气体的压力,起到支撑整车重量的作用。说的形象点,汽车轮胎就是汽车所穿的鞋子,合适的鞋子对于汽车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它对汽车的舒适性、操控性以及安全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轮胎的主要功能是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

2、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    早期的车轮是没有轮胎这个概念的。在古代,马车上的车轮最早由木头制造的,这从中国古代的战车上和国外的绅士马车上都能看出。此时的车轮本身一点减震效果没有,仅仅是起到支撑和滚动的作用。早期的车轮没有轮胎,减震效果差,舒适性差    后来,当探险家哥伦布,在1493-1496年第二次探索新大陆到达西印度群岛中的海地岛时,发现了当地孝所玩的橡胶硬块,并将其带回了祖国。若干年以后,橡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车轮也逐渐开始有了由硬橡胶制成的轮胎,舒适性要比马车的纯木质车轮要好很多了。橡胶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轮胎

3、的发展历史    初期诞生的橡胶轮胎是实心的,走起来还很不舒服,而且噪声也很大。1845年,出生于苏格兰的土木技师R·w·汤姆生发明了充气轮胎,并以《马车和其他车辆的车轮改良》为题,获得了英国政府的专利。同年12月10日第一条充气轮胎诞生。而第一个买充气轮胎的人叫罗列,是个贵族,四个轮胎的价钱合计为四十四磅二先令。1847年《科学·美国》杂志介绍了汤姆生的充气轮胎,称其为划时代的改良。但汤姆生的发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慢慢地被人们遗忘了。    40多年以后的1888年,在爱尔兰当兽医的英格兰人约翰·博伊德·邓禄普先生取得了充气轮胎的专利。当时,约

4、翰·博伊德·邓禄普先生10岁的儿子的抱怨激发了邓禄普先生的灵感,因此,被遗忘了四十多年的充气轮胎再次问世。随着时代的进步,邓禄普先生发明的充气轮胎很快在自行车上得到了应用,并迅速迈(报价图片参数)向了汽车领域,为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初期的充气轮胎,使用的是用涂有橡胶的帆布当胎体。因为帆布的纵线和横线互相交叉,行走时由于轮胎的变形,导致线的互相摩擦;这样,线就很容易被磨断,这时的轮胎只能跑200-300Km。1903年,J·F·帕玛先生发明了斜纹纺织品,这种斜纹纺织品的发明促成了交叉层轮胎的发展,使轮胎的寿命向前跨了一大步。因为斜

5、叉的胎体不会再因轮胎的行走而引起摩擦,帘线不容易被磨断,所以寿命大大加长。    1910年,美国的B·F·Goodrich轮胎公司发明把碳烟加入橡胶的技术,以增加磨擦力与耐用性,轮胎由此从白色变成黑色。1930年米其林制造了第一个无内胎轮胎;1937年,B·F·Goodrich轮胎公司发明合成橡胶,1938年,发明让钢材与橡胶粘合的方法,使轮胎的散热性与载重能力大幅改善。1946年又发明了举世闻名的子午线轮胎。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轮胎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轮胎的种类也就越来越多。如为保证安全性能,出现了防爆轮胎(也就是缺气保用轮胎)以及非

6、充气轮胎。而为追求产品多样性,突出个性化,彩色轮胎以及印刷轮胎也开始出现,轮胎也行以后又将回归多彩而非只有黑色这一单一色彩的时代。防爆轮胎(上)以及非充气轮胎(下)的出现大大降低了爆胎的危险性随着个性化需求的增多,多彩轮胎(上)和印刷轮胎(下)也开始出现而到现代,汽车现在的轮胎朝着轻量化、高速化、低扁平率方向发展,对轮胎的耐久性、舒适性以及操控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现在的汽车轮胎已经和汽车的发展融为一体,并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轮胎是汽车和地面接触的唯一的一个部件,起到承载重量、传递动力、消减震动以及保证良好操控性能的作用。为保证实现这些功能

7、,汽车轮胎在其本身构造上都会采用一些特殊的结构。轮胎的构造一般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胎面tread:指胎冠部位缓冲层或带束层以上的外胎胶层,或外胎与地面接触的轮胎行驶面。由胎冠胶、基部胶和胎面下部胶构成。其作用是防止胎体受机械损伤、传递车辆牵引力和制动力、缓冲轮胎在行驶过程中所承受的冲击。胎面要求具有良好的耐磨、耐刺扎性能、好的弹性和对地面的抓着性能。根据车辆的行驶要求选用不同类型的花纹。通常通过成型、硫化使胎面与外胎成为一体。为了延长外胎的寿命,有时采用由一个或数个带有钢丝帘线等骨架材料制成的、可以更换的活胎面,这种胎面在使用中磨损后,更换方便

8、,成本也低。  胎侧sidewall:胎肩至胎圈的部分。通常是指覆盖在外胎侧壁的橡胶。它主要是承受屈挠变形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