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算盘到计算机.ppt

从算盘到计算机.ppt

ID:48544095

大小:2.19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1-23

从算盘到计算机.ppt_第1页
从算盘到计算机.ppt_第2页
从算盘到计算机.ppt_第3页
从算盘到计算机.ppt_第4页
从算盘到计算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算盘到计算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算盘到计算机机械计算机布莱士·帕斯卡(BlaisePascal,1623年6月19日—1662年8月19日)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宗教哲学家。机械计算机1642年帕斯卡发明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加法器,可进行加减运算。帕斯卡的计算机是一种系列齿轮组成的装置,外形像一个长方盒子,用儿童玩具那种钥匙旋紧发条后才能转动,只能够做加法和减法。然而,即使只做加法,也有个“逢十进一”的进位问题。聪明的帕斯卡采用了一种小爪子式的棘轮装置。当定位齿轮朝9转动时,棘爪便逐渐升高;一旦齿轮转到0,棘爪就“咔嚓”一声跌落下来,推动十位数的齿轮前

2、进一档。机械计算机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WilhelmLeibniz,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德意志哲学家、数学家,历史上少见的通才,被誉为17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机械计算机莱布尼茨在1674年造出一台更完美的机械计算机,计算机约有1米长,内部安装了一系列齿轮机构,除了体积较大之外,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不过,莱布尼茨技高一筹,他为计算机增添了一种名叫“步进轮”的装置。步进轮是一个有9个齿的长圆柱体,9个齿依次分布于圆柱表面;旁边另有个小齿轮可以沿着轴向移动,以便逐次与步进轮啮

3、合。每当小齿轮转动一圈,步进轮可根据它与小齿轮啮合的齿数,分别转动1/10、2/10圈……,直到9/10圈。机械计算机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Babbage,1792—1871),数学家。机械计算机巴贝奇耗费了整整十年光阴,于1822年完成了第一台差分机。巴贝奇的分析机大体上有三大部分:其一是齿轮式的“存贮库”,巴贝奇称它为“仓库”(Store),每个齿轮可贮存10个数,齿轮组成的阵列总共能够储存1000个50位数。第二个部件是所谓“运算室”,它被巴贝奇命名为“作坊”(Mill),其基本原理与帕斯卡的转轮相似,用齿

4、轮间的啮合、旋转、平移等方式进行数字运算。第三部分巴贝奇没有为它具体命名,其功能是以杰卡德穿孔卡中的“0”和“1”来控制运算操作的顺序,类似于电脑里的控制器。机电计算机霍列瑞斯博士(H.Hollerith)美国统计专家为了美国的人口普查数据统计,霍利瑞斯于1888年制作完成了穿孔制表机。虽然制表机只能完成统计数据表格,但是它引入了二进制统计数据,同时采用继电器处理数据,使计算机进入机电时代。机电计算机约瑟夫·亨利(JosephHenry1797-1878)美国科学家。他是以电感单位“亨利”留名的大物理学家。被认为是本杰明

5、·富兰克林之后最伟大的美国科学家之一,对于电磁学贡献颇大。机电计算机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ElwoodShannon,1916年4月30日-2001年2月26日)美国数学家、电子工程师和密码学家,被誉为信息论的创始人。1938年,当时还在麻省理工大学的香农完成了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继电器和开关电路的符号分析》,在这篇论文中,香农首次用布尔代数对开关电路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证明了可以通过继电器电路来实现布尔代数的逻辑运算,同时明确地给出了实现加,减,乘,除等运算的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正是这篇论文,开创了开关电

6、路理论。正是这篇论文,使得我们现在的大学中出现了一门崭新的课程《数字电路》。由此,电子管电路、计算机控制、全自动生产线等应用开始逐渐走入工业领域。机电计算机霍华德·艾肯(HowardHathawayAiken)(1900-1973),因在20世纪四十年代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大型自动数字计算机MarkⅠ获1980年IEEE计算机先驱奖。1944年,艾肯设计了马克1号计算机。马克1号是一种电动的机器,它借助电流进行运算,最关键的部件,用的是普通电话上的继电器。马克1号上大约安装了3000个继电器,每一个都有由弹簧支撑着的

7、小铁棒,通过电磁铁的吸引上下运动。吸合则接通电路,代表“1”;释放则断开电路,代表“0”。继电器“开关”能在大约1/100秒的时间内接通或是断开电流,当然比巴贝奇的齿轮先进得多。马克1号代表着自帕斯卡以来,人类所制造的机械计算机或电动计算机之顶尖水平,当时就被用来计算原子核裂变过程。标志着人类进入电子时代。机电计算机约翰·安布罗斯·弗莱明(JohnAmbroseFleming)(1864年11月29日~1945年4月18日),英国电机工程师、物理学家。1895年,为了解决无线电讯号的检波问题,弗莱明在“爱迪生效应”的基础

8、上发明了“热离子阀”。弗莱明的发明,正是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也就是人们后来所说的“真空二极管”。弗莱明把他发明的东西叫做“热离子阀”,“阀”就是开关,电子管确实是计算机理想的开关元件,然而,弗莱明的真空二极管尚未达到电脑高速开关的要求。20世纪初,在弗莱明开创的事业的基础上,一位美国青年发明家德·福雷斯特(L.De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