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doc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doc

ID:48555949

大小:1.14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1-27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doc_第1页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doc_第2页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doc_第3页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doc_第4页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矿井地质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一、区域地质井田位于霍西煤田乔家湾详查区,根据《山西省区域地质志》对区域构造单元的划分,乔家湾详查区所处构造单元为吕梁块隆之次级构造单元勍香—太林南北向褶带之克城—南湾里复式向斜的南部。(一)区域地层井田所处位置为克城—南湾里复式向斜的中段核部偏东翼。克城—南湾里复式向斜北起蒲县克城一带,南到南湾里一带,走向北北西-北北东,其核部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两翼为石炭系,边部为奥陶系,新生界(新近系、第四系)松散沉积物零星覆盖于不同时代的地层之上。区域地层分区属山西区长治-临汾小区,区域地层特征详见区域地层简表。(二)区域

2、构造本井田所处构造单元为吕梁块隆之次级构造单元勤香—太林南北向褶带的南部,克城—南湾里复式向斜的中段核部偏东翼。克城—南湾里复式向斜北起蒲县克城一带,南到南湾里一带,走向北北西-北北东,出露上下古生界地层,内部发育一系列彼此平行成雁行斜列的次级褶曲,两翼岩层倾角10~20°,核部发育一些延伸距离不长的张性正断裂,边部发育一些北北东、北北西向断裂。区域岩浆活动不发育。表2-1区域地层简表地层单元厚度(m)岩性特征界系统组新生界Kz第四系Q全新统(Q4)0-30由冲积和洪积层组成,分布于河床及I级阶地。成分为砾石、卵石、砂层夹粉土及粉质粘土。一般厚

3、0-30m。分布于山前盆地、河谷、沟谷底部上更新统(Q3)马兰组(Q3m)0-25分布广泛,岩性为浅黄色粉土、粉质粘土,具垂直节理,含钙质结核,局部夹砾石层。山区及丘陵地带一般厚0-25m。中更新统(Q2)离石组(Q2l)0-50灰黄、浅红色粉质粘土,夹有2—3层棕红色古土壤及灰白、灰黄色钙质结核层。山区及丘陵一般厚0-50m。下更新统(Q1)午城组(Q1w)0-18黄红、灰绿等杂色粉质粘土、粘土,夹卵石、砾石层,呈尖灭状,含钙质结核,山区及丘陵地带一般厚0-18m。新近系N上新统(N2)静乐组(N2j)0-20由紫红色、深红色粘土夹钙质结核组

4、成,局部地段夹棕黄色、棕红色粘土或亚粘土条带,含Fe、Mn结核或薄膜。山区及丘陵地带一般厚0-20m。含Hipparionsp.ProsiphneusLctitheriumspHipparionrichthfeniLynxshansius保德组0-30(N2b)下部主要由多种颜色的粘土、亚粘土、亚砂土、砂层、砂砾层及砾石层组成;上部由棕黄、棕红色粘土、亚粘土及少量亚砂土组成。山区及丘陵地带一般厚0-30m。与下伏基岩呈不整合接触。中生界Mz三叠系T中统(T2)二马营组(T2er)520灰白、浅灰绿色及肉红色长石砂岩为主,夹紫红色泥岩,厚520m

5、左右。含PurakannemoyeriayoungiSinokannemeyoriapearsoni下统(T1)和尚沟组(T1h)200以紫红色砂质泥岩为主,夹紫红色细砂岩,厚200m左右。含PleuromeiastornbergiiNeoalamitessp.刘家沟组(T1l)390以砖红色薄板状砂岩为主,夹红色砂质泥岩,厚390m左右。上古生界Pz2二叠系P上统(P1)石千峰组(P2sh)150-190岩性为黑紫色、棕红、鲜红色泥岩夹长石石英砂岩,顶部含薄层石膏泥岩,厚150-190左右m。上石盒子组(P2s)350-450以紫、褐、黄褐及

6、杏黄等杂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黄绿、灰绿、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厚350-450m。含ChiropterisreniformisLobatannulariaensifotiaGigantonodeahallei等。下统(P2)下石盒子组(P1x)85-136灰白色中-粗粒砂岩、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夹煤线组成,顶部出现紫斑泥岩,厚85-136m。含EmglcctopteristrangularisCathaysioptorisuhitei等。山西组(P1s)45-76重要含煤地层之一,以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灰白色中-粗粒砂岩,中下部含主要可采煤层

7、,厚45-76m。含taehiopterismccltineris.CrinusspLingulasp.石炭系C上统(C3)太原组(C3t)71-142海陆交互相沉积,为灰色、灰黑色砂岩、泥岩、石灰岩及煤层组成,中下部含主要可采煤层,厚71-142m。含PseudoschllagerinatexanaNeuropterisovata等。中统(C2)本溪组(C2b)5-33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中统之上,底部为铁铝岩,其上为薄层砂、泥岩,夹1-3层薄层石灰岩及不稳定薄煤层,厚5-33m。与下伏奥陶系平行不整合接触。含Neuropterisgigant

8、eanDzazoaneuaVozhgalica等。下古生界Pz1奥陶系O中统(O2)峰峰组(O2f)64-126上部深灰色薄——巨厚层灰岩。中部灰色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