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工艺操作手册.doc

AO工艺操作手册.doc

ID:48567791

大小:10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1-27

AO工艺操作手册.doc_第1页
AO工艺操作手册.doc_第2页
AO工艺操作手册.doc_第3页
AO工艺操作手册.doc_第4页
AO工艺操作手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AO工艺操作手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污水AO工艺操作手册一、A/O工艺简介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水解酸化段)和后段好氧段(接触氧化段)串联在一起的污水处理工艺。基本原理:缺氧段(A段):主要依靠异养菌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悬浮物、可溶性有机物通过水解作用,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在缺氧段,异养菌可以将污染物分子链上的氨基断链,产生游离态氨。好氧段(O段):主要依靠硝化菌通过硝化作用将氨氧化成硝态氮、亚硝态氮。最后,将好氧段泥水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段,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将硝态氮反硝化成氮气,完成对N元素的降解作用。综述: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

2、,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主要特点:(1)前段缺氧池中的反硝化菌可以充分利用反硝化菌,减轻好氧池的有机负荷;(2)后段好氧池可以进一步降解缺氧段为降解的

3、有机污染物,提高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3)工艺流程简单,运行费用低;(4)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影响因素:(1)MLSS污泥浓度。污泥浓度一般大于3000mg/L,否则将影响脱氮效果;(2)DO溶解氧值。缺氧段DO值一般不大于0.2mg/L,好氧段DO值一般在2-4mg/L;(3)TKN/MLSS负荷率。硝化反应中,TKN/MLSS负荷率不大于0.05gTKN/(gMLSS·d);(4)BOD/MLSS负荷率。BOD/MLSS负荷率不大于0.18kgBOD/(gMLSS·d);(5)泥水混合液回流比。泥水混合液回流比R的大小直接影响反硝化脱氮效果,R值越大,脱氮效果越好,运行电耗越大;(6

4、)缺氧池BOD/N值。BOD/N大于4,可以保证有较好的反硝化效果,否则反硝化速率迅速降低;(7)pH值。最佳硝化反应的pH值为8.0-8.4,最佳反硝化反应的pH值为6.5-7.5;(8)温度。硝化反应温度为20-30℃,低于5℃反硝化反应几乎停止;反硝化反应温度为20-40℃,低于15℃反硝化反应速率迅速下降。10二、名词解释排放指标:1、化学需氧量(COD):指用化学方法氧化污水中可氧化物质需要氧化剂的量,通常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进行检测,所得结果为化学需氧量,用COD或CODCr表示。2、生化需氧量(BOD):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污水中的微生物完全分解有机物所需要的氧的量,因完全分解

5、需很长时间,通常在20℃培养5天微生物所需要的氧的量,即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用BOD5表示。3、悬浮物(SS):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用SS表示。4、动植物油:指污水中动物或植物油脂。5、石油类:指石油产品在开采、运输、装卸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泄漏和排放石油引起的污染物。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指在水中电离后起表面活性作用的带负电荷的物质。7、总氮(N或TN):指水体中的各种无机和有机含氮物质的总量。8、总磷(P或TP):指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9、氨氮(NH3-N):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10、色度:也叫稀释倍数,即把需

6、检测水样稀释到标准色所需要稀释的倍数。11、pH:指水的酸碱程度,为水中氢离子浓度指数。通常pH值是一个介于0和14之间的数,在25℃的温度下,当pH<7的时候,溶液呈酸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碱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中性。12、粪大肠菌群数:指每单位水体中含有大肠菌的数量。13、凯式氮(TKN),指水中氨氮与有机氮之和运行因素:1、碳源:指水中能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质。2、碳氮磷比:指水中碳源、氮、磷含量的比例,一般为好氧段BOD5:N:P的比例在100:5:1以上,厌氧段BOD5:N:P的比例在200:5:1。3、溶解氧(DO):指溶解于水的氧的含量,通常用

7、DO表示。4、污泥负荷:指单位污泥处理的污水中有机物的量,即BOD5/曝气池污泥总量。5、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指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mg/L),用MLSS表示。6、污泥沉降比(SV):指曝气池混合液在静置30分钟后沉淀部分占总水样的体积比,用SV30表示。7、污泥指数(SVI):静置30分钟后沉降污泥的体积/沉降污泥的干重(SV/MLSS)。8、剩余污泥:指活性污泥系统中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