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二_1第3课时《除法》导学案设计.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二_1第3课时《除法》导学案设计.docx

ID:48571588

大小:22.9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6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二_1第3课时《除法》导学案设计.docx_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二_1第3课时《除法》导学案设计.docx_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二_1第3课时《除法》导学案设计.docx_第3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二_1第3课时《除法》导学案设计.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二_1第3课时《除法》导学案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除 法导学案设计课题除 法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除法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除法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是学生探索求商的方法和用除法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为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注重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关注平均分的结果,通过动手分一分、用语言表述操作过程、写出相应的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这几个环节,使学生真正理解除法的含义。1、经历用算式表示的再创造过程。本设计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并用语言表示平均分,接着鼓励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及结果,激发学生统一“表示方法”的需求。再通过认识除法算式,明确

2、除法算式中各数与平均分中各数量的对应关系,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2、突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与除法算式中各数的对应关系。本设计在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平均分的活动可以用除法来表示。并结合除法算式中的各个数量,让学生明确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与除法算式中各数的对应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平均分及除法的认识与理解。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小圆片 纸盘教学过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旧知引入,激发兴趣。(6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13页例4,引导学生动手分一分,复习平均分知识。2、引导学生用一个算式表示这个活动。1、

3、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竹笋,分一分,然后汇报。2、积极思考,小组讨论。1、先分一分,再填空。(1)10个气球分给同学们,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  )人。(2)10个气球,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人分得(  )个。二、学习新知,理解含义。(20分钟)1、出示除法算式12÷4=3,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教学除号的写法。2、引导学生看教材13页例4,并说一说12÷4=3这个算式所表示的含义。3、引导学生小结什么情况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4、出示教材14页例5情境图,请同学们帮助熊猫解决问题。1、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写除号时,先画一条横线,再在横线上下各点一个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

4、且对齐。练习读除法算式和写除号。2、观察、讨论,发现并理解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这个算式表示的是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3、讨论、2、填一填。▲▲ ▲▲ ▲▲▲▲ ▲▲(1)10个▲,每2个一份,分成了(  )份。10÷□=□ (2)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  )个。10÷□=□ 3、把10个○每5个分成一份,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5、引导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并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含义。6、引导学生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7、引导学生对照算式,说一说除法中各数与平均分中各数量之间的联系。8、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例4和例5这两个问题为什

5、么都可以用除法计算?9、师生共同总结。交流后总结得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4、动手操作后,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5、独立思考,列式:20÷4=5。小组交流后汇报这个算式所表示的含义:这个算式表示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其实就是求20里面有几个4。6、对照算式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7、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除法中的被除数就是平均分中被分的数,除数是份数时,商就是每份数;除数是每份数时,商就是份数。8、小组讨论,汇报结可以分(  )份。列出算式:(  )÷(  )=(  )4、说出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4÷2=210÷2=59÷

6、3=35、先摆一摆,再写出算式。把8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8÷(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果:因为它们都是把一些物体、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所以都可以用除法计算。9、交流后明确:只要是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三、练习巩固,拓展提高。(10分钟)1、完成教材13页“做一做”。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15页3题。3、完成教材16页5题。1、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2、独立完成,然后小组思考、讨论汇报。3、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6、24÷4=(  )读作(  )除以(  )等于(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也表示(  )里面

7、有(  )个(  )。四、课堂总结。(4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批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