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课堂,唤起内心的真情实感!.doc

走进课堂,唤起内心的真情实感!.doc

ID:48576550

大小:13.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2-26

走进课堂,唤起内心的真情实感!.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走进课堂,唤起内心的真情实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文学是人格的流露,一个人必须是一个人,必须有学问和经验所逐渐铸就的丰富的精神生活。让他所见所闻、所感所触借文字很本色地流露出来,不装腔、不作势,水到渠成,他就成就了他的独特风格,世间也只有这种文字才算得上是上品文字。其实,世上一切用心铸就的艺术都是相通的。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阅读教学课、阅读教学的艺术。阅读教学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与教师真情实感的流露,他们内心始终处于一种敞亮澄明的境界。师生共同醉心于语言文字所展现的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们的所读所思、所感所触借助言语和文字很本色的流露出来,不装腔、不作势,水到渠成。这样一节课一节课地下来,教师就成就了他

2、独特的风格,学生也就成就了他独特的人格。世间也只有这种课堂才算得上是上等课堂。因此,对于一位语文教师来说,一节成功的阅读教学课,首要的是要有真情实感。首当其冲的是与文本对话后的真情实感,怎样与文本对话,就是读。在读当中,当你为“牛郎织女”的遭遇而怜、为轮椅上的霍金而敬、为安塞腰鼓而歌时……你也就知道怎样带着孩子去经历这样的情感体验。其次是对孩子的真情实感,面对一个个活泼可爱的面孔,你的内心是漠然、还是欣喜?我听过许多的课,文本解读不谓不深刻,教学设计不是不巧妙,教师素质不是不高,但听完之后,心理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对了,少了一份情感,一份以爱心、童心和专心支撑的与孩子沟通的情感。

3、今天,读了窦桂梅老师的一段话,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透过我们的课堂,我发现,教师的情感正变得粗糙,心灵正走向封闭,师生的交往也变得简单而草率。我们缺少了一份从容和悠闲,缺少了一定的雕琢和细心,有的都被简化为‘速度’。”“大爱无言,大像无形”,那种发自内心的对孩子的关注,是超越一切技术层面的。我们欣赏于永正等大师的课时,发觉课堂上举重若轻,谈笑风生,孩子们也很投入。只有发自内心的东西,才能很本色的流露出来,不装腔、不作势,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一点是模仿不来的。诚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文化知识不等于文化素质,文化技能不等于文化人格。离开关爱人类的人格基座,文化人便是无可无不可的一群,哪怕

4、他们是浑身书卷气,满头博士衔。”对于教师的定义,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文化知识不等于文化素质,教学技能不等于教学人格,离开关爱学生的人格基座,老师便是无可无不可的一群,哪怕他们是浑身书卷气,满头博士衔。当我们带着与文本对话后的真情实感、带着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走进课堂,何愁没有一节成功的阅读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